團建?
楊磊挑眉問:“你說的團建,是什麼樣的團建?”
肖思語連忙回答:“就是現在的公司常做的那種團建,集體旅遊、活動的那種。”
“……我之前就說過,公司不搞這些。”
“我知道我知道,但我總覺得這類活動還是很有必要的。”
“沒有必要!”
楊磊矢口否認:“企業文化和成員凝聚力絕對不是靠這玩意兒搞起來的,這類活動只會給員工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咱們這些做領導的都好說,經濟寬裕,時間也寬裕,工作任務有彈性,可普通員工呢?”
肖思語張了張嘴,有點沮喪,“真,真就一次也不做?”
“對,一次也不做,公司就是上班的地方,可以做企業文化建設,但絕對不能把準備中文化建設轉變成普通員工的負擔,就算真的出去玩,員工也更希望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一起,而不是公司同事。”
“可是,別人都做,看起來效果還很不錯……”
“螞蟻科技從來就不是一家隨大流的企業,尤其是文化建設這塊,牢記這點。”
“要不要開個會討論一下?”
“不用!”
楊磊直接否掉肖思語的建議。
開什麼玩笑。
他這個沒上過班的都知道普通企業員工最討厭各種各樣的團建。
現在當了老闆,怎麼可能明知故犯?
當然,他也清楚,那種團建確實有效果。
啥效果?
PUA員工。
折騰的次數多了,時間久了,員工們也就麻木了,以後面對一些讓員工們為難的任務和狀況時,也就豁出去了。
有點類似於學表演那些人中“解放天性”的概念。
但目的完全不同。
學表演的解放天性,是為了讓演員能表演更復雜更多變的角色。
讓員工們“解放天性”幹啥?
其實行內人都心知肚明,和某些所謂“靈脩”“減壓”培訓班裡常用的那些套路一樣。
還有搞傳銷的最喜歡玩這一套,新人進去就會參加類似的團建活動,打牌、做遊戲,先讓新人痛痛快快地玩兩三天,再循序漸進地開始上課,連課程內容都是設計好的,以思想改造為主,還有“訴苦大會”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