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瑜把這段時間的工作狀況簡明扼要地講了一遍,還拿出了《螞蟻科技員工守則》第一版。
楊磊看了看,他提到的那些,基本上都有,而且由輕到重地劃分成了三檔,包括每一檔的處罰等級都做了建議說明。
從簡單地口頭警告到最嚴重的開除。
看完之後,他很滿意,非常滿意。
這套守則看似瑣碎,但必然會成為公司上上下下在法律和道德之外的補充,會成為螞蟻科技區別於其他網際網路公司的一個重要標誌。
企業文化嘛。
就這麼個作用。
等螞蟻科技成長起來,這些東西不但會影響公司內部的上上下下,更會向外輻射,影響到和螞蟻科技有交流的其他公司或者個人,形成更鮮明更獨特的標誌,讓螞蟻科技更具辨識度。
到那個時候,螞蟻科技就將真正地立於不敗之地。
看完之後,把檔案放下,“樓下那誰找你沒有?”
“我們已經交流過好幾次了。”
“她的接受程度如何?”
“她比我還喜歡這種企業文化。”
“那你覺得,在樓下能推廣開嗎?”
“小老闆,這是毋庸置疑的,首先這一系列企業文化非常優秀,極有人情味兒,本身就很受歡迎,只要管理層願意推廣,就沒有推廣不開的道理,其次,羚羊科技和螞蟻科技說是兩家公司,其實和一家公司也沒啥區別,都是老闆你在最近成立的新公司,也都是老闆你重點關注的目標,並且親自參與到具體的工作中,都帶著小老闆你的印記,在這兒能用,在樓下就能用。”
楊磊依然無法反駁。
這是事實。
雖然他看上去像個甩手掌櫃,但在這兩家公司投入的精力真不少,光看這人才配置就知道了,和飛越科技、常聊科技比一比,優勢不要太明顯。
他的偏心眼,是個人都能看到。
但錢是他的,公司是他的,誰也不能說什麼罷了。
常聊科技那邊趙愛清不可能說什麼。
飛越科技的譚貴青是不敢說什麼。
不過能通用就好,這種工作非常麻煩,如果每家公司都要重做一遍,那對公司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是極大的浪費。
現在以螞蟻科技為標準,這邊做一遍,成功後再複製到其他公司裡,這就很省事兒了。
當然,也不是什麼公司都要複製。
至少目前也就螞蟻科技和羚羊科技需要,其他公司因為定位、行業、規模等原因,暫時都不需要,尤其是常聊科技和飛越科技,在他的定位中,這兩家公司就是個工具人,用完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扔了,沒必要浪費時間和人力去搞什麼企業文化,隨大流就好。
所以說,手下的人才真是越多越好。
太省心了。
尤其是工作這塊,你把大方向制定好,剩下的事情基本上不用你操心,管住大方向就能坐享其成。
要不老闆們都願意給人才開高工資呢,真的太好用了。
在管理崗位上,一個人才抵得上十個八個庸才,越是高階管理崗位,人才的重要性就越強。
當然,技術崗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