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政離開大學堂後,就去了一趟最近的書鋪。
書鋪東家昌江民是北平商會會員,曾在天海大酒樓見過霍政。
此時的他正坐在櫃檯後喝茶,當他看到一襲青衣木冠的霍政走進書鋪,嚇的差點把手裡的茶杯打翻,連忙邁步跑到霍政面前,恭敬行禮道:“本書鋪東家昌江民,見過會長!”
霍政上下打量昌江民,腦海勾起了一點印象。
大學堂購買的書籍,大多數是從他這裡買的,為此發了一筆大財。
“你這裡印刷嗎?”霍政問道。
“有!”昌江民立馬回道。
霍政將手裡的書籍遞向昌江民,後者接過書籍,試探性問道:“會長是要印書?”
“沒錯!”霍政點點頭。
“會長需要印刷多少本?”
“兩萬本!”霍政神色淡然道。
昌江民猛然一驚,隨即不禁狂喜。
兩萬本!
這能帶來多少利潤啊!
“需要多少錢,你列個賬單,然後去兵器鋪找賬房管事劉奇,他會給你錢。”霍政神色淡然的望著狂喜的昌江民說道。
“是是,小人明白!”昌江民連連彎腰回道。
“你忙你的吧,我先走了。”
說罷,霍政就在昌江民的恭送下,離開了書鋪,行走在大街上。
大街上的行人看到霍政,都不斷向霍政行禮,這讓霍政哭笑不得,點頭回敬都點不過來了。
以後要少出門了,要不然頭都要點斷了。
.....
接下來的時日,霍政上午去大學堂授課,傳授學識,每次去大學堂授課,霍政所處的書屋,都擠滿了人。
霍政去大學堂也不僅僅教書授課,還完善了大學堂的教學制度。
如設立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農業、政治、歷史、書畫、武功、馬、劍、弓等專項課程。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霍政教學生的同時,也讓教書先生來聽課,畢竟他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教不完那麼多學生。
在霍政的努力下,大學堂老式教育逐漸轉向現代化教育。
霍政上午待在大學堂,下午待在兵工廠和軍營,檢查兵工廠武器質量和處理第四集團軍日常軍務。
霍政每天忙了不亦樂乎。
霍政忙碌的同時,他名下的產業也都忙的不停。
海津船舶司十個船塢火力全開,生產不同型號的村級鐵甲艦。
各地礦場也都沒日沒夜的採礦,科爾沁草原的煤礦和鐵礦也都進入開採正軌,北科線鐵路的兩列礦用火車源源不斷的將開採出來的黃銅、鐵、媒運輸到兵工廠。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