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從學校出來,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一份工作。
對於這種,按部就班、永無止境的,兩點一線工作生活,網友們會自嘲說“社畜啊!”。
本想,可以按照,生活的劇本,走下去,娶妻生子,努力工作,養家餬口。可是今年,我李林28了,依然是“單身狗啊!”。
那些,跟李林一樣,單身的同學,總會調皮的說道:“快點掙錢,再掙不到錢,00後,都要被搶光了啊!”
在長久孤獨與寂寞中,李林漸漸的,抑鬱了起來。出門時,檢查門窗的次數,也開始增加,不知不覺中,強迫的心境,越來越頻繁,內心的痛苦,與日俱增,對待工作,也開始消極了起來。
晚睡晚起,成為常態,他開始,回想起,以前上學時,那些,通宵達旦,備戰考試的日子,沮喪著感嘆:“多少年的努力,換來的也不過是,如此!”
那天,李林終於忍不住了,去掛了心理科室的號,畏畏縮縮的看了,心理醫生,診斷結果是:輕度抑鬱與輕度強迫。醫生還告訴他,他還有創傷問題。
完全沒有心理健康知識的李林,對此,感到恐慌。整個人,也感覺崩潰的要緊……
李林以前,哪裡接觸過這些,要不是真的心裡難受的,受不了,他根本不敢去看醫生,因為,在他以前的意識裡,心裡問題,等同於神經病,這或許,也是很多人的認識,源於,健康知識的匱乏。
這或許,還有父輩的,意識影響。
小病,不去醫院,大病,看不起,也不去……雖然現在看病,能報銷了,但還不是,要花錢。
再接下來的日子,李林開始,在網上四處尋找,治療抑鬱症和強迫症的,健康知識資料。
李林很快在網上,遇到一群前輩,那是一個聊天群。
李林說了自己的症狀,前輩們看到,又有新人入了坑,前來求救,便對他說:
“你這是壓力太大了啊!”
“有條件去旅遊旅遊。”
“把老闆開了,放飛自我。”一個暱稱是“我就這麼飄”的網友,開玩笑道,後面還跟著個,露牙齒的表情。
……
李林對此似懂非懂,又問道:“我控制不住自己,老想檢查門窗。”
“壓力太大了,放鬆就好了。”
……
還有各種,五花八門的說辭。
李林又繼續詢問……後來前輩們,嫌他煩人,就不理他了。
正當,李林有些失望時,一條私密訊息,彈了出來,來源是聊天群的,一個朋友,他的暱稱是“腦殼感冒了”。
他說:“你這種情況,就是壓力大了,放輕鬆就好了,這情況只是小意思,比你嚴重的多的是,別人都不是好好的,要放寬心……”
李林聽到這話,雖然懵逼,但還是禮貌性的,回覆了個“謝謝!”
李林心想,自己這狀態,還叫小意思,難道前輩們都是,這麼強大?如此痛苦,也能如此風輕雲淡?
李林此時,並不能認識到,前輩們,也有自己的事要做,也不可能事無鉅細的,給他講解;也並不能認識到,前輩們已經上道,他還沒有——含著眼淚,微笑生活,痛並快樂著……
李林也在網上,找到了各種治療方法。
什麼轉移注意力啊!什麼意識治療啊!什麼生活壓縮症狀啊……
李林對此,似懂非懂。
這天,電腦右下角彈出訊息:“你好!有什麼可以幫你的嗎?” 訊息的使用者暱稱:菩提康復工作室。
李林便給對方,說了自己的情況,說著,對方便發來影片邀請,李林忐忑的,接受了。這個影片邀請,是一個穿著西裝的男子發的,他30歲左右,看起來,臉色十分和諧、溫柔。
“我是心理諮詢師,姓王,你叫我王老師就好。”
“嗯。”李林應道。
對方看到,李林依然疑惑,便說道:“你是不是,不相信我?我給你,看我的證書。”
“沒有……我……” 還沒等李林說完,訊息框中,就出現了一張圖片,內容是一張證書,證書上寫著:
姓名:王大成
性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