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小渠帥!張饒帶著些不可置信的目光看著張牛角,他原以為給些金餅賞賜就足夠了,沒想到居然封了小渠帥的官職。
要知道天下黃金軍中一共也只有三十六方渠帥,自己混到現在也才是個小渠帥。
管亥與管承也被張牛角的話震驚到了。管亥顯得極為興奮與喜悅,這是大賢良師張角對他的肯定。
而管承在從一開始的震驚之中緩過神來說道:“我兄弟倆沒立過什麼大功勞,豈可擔任小渠帥,還請收回成命。”
管承在聽到這個訊息之後,不像大哥管亥一般只顧喜悅。他可是知道這些黃巾軍中,當上渠帥的可都是大賢良師的弟子,這些人拼搏至今也才當上小渠帥,而自己這邊沒有太大功勞,便當上了。這些人豈會不敵視他們?
聽到管承的拒絕,張牛角便知道管承是個聰明人。
於是張牛角便說道:“管承兄弟,當初我們三十六方渠帥是由大賢良師派弟子前往大漢各地,大方渠帥麾下數萬信民,小方渠帥麾下數千信民。可自從各方渠帥被派出去之後,都沒有什麼大作為。你的這次策應功勞不小,比不少渠帥都盡力!”
“二來應是為了激勵各方渠帥們認真拼搏,共創黃巾大業,絕不可放鬆警惕。還有最重要的第三點原因,如今天下將亂,各路英雄豪傑並起,我們應廣納人才,海納百川,不應將人拒之於千里之外!”
張饒聽完,臉色微紅,心中鬥志昂揚!要誓死為黃巾軍而戰,而管承聽完也不再拒絕小渠帥的職位。
張牛角見管承不再推辭,便轉頭對張饒說道:“當初師傅大賢良師派弟子前往大漢各地,如今你在此地發展的如何?麾下又有多少信徒?”
張饒聽完有些慚愧道:“我沒有那幾位在翼州的兄弟發展的好,青州離翼州不近,不少百姓從沒聽說過黃巾教。我也僅僅只在附近的兩三個縣傳過教,信徒只有五千而已。”
張牛角聽完,也知道了此處情況,但還是那姓名數量還是沒忍住,數落起張饒來。
“此地乃是東來郡與北海郡犬牙交錯之處,兩郡郡守都不會怎麼看重此地,可你竟然才在兩三個縣傳過教,信徒也僅僅只有五千人,未免少的可憐。”
說完只見張饒默不作聲,只把頭低下 張牛角也不再責備張饒,便又詢問起來。
“那其他方面呢,城中富戶多少,?中有多少是信徒?信徒有多少青壯?擁有多少武器與糧草?”
提起這個張饒來的精神:“城中富戶大半都入了教,還給了不少錢糧呢。甚至有一個縣令都入了教!五千信徒中青壯佔了一千多。武器有不少,卻大多老舊撿漏。不過城中的幾家入了教的富戶還養了二十八匹馬。”
“有縣令入教,此人可靠嗎?”張牛角十分警惕的問道。
張饒十分放心的說道:“這名縣令十分信奉黃巾教,還是個書呆子。總想著讓世家貴族們讓步,為普通百姓留一條做官的活路。”
“把世家貴族們都得罪死了,整個縣衙裡面沒有一個人聽他的調遣。一聽說我們黃巾教的教義,不僅自己加入了,還號召普通百姓也踴躍參加!”
張牛角聽完也不禁欣喜道:“要是這樣的人再多些就好了,何愁黃巾大業不成?”
“這次大賢良師命我與管家兄弟倆打縣城有兩個目的。其一便是看看朝廷軍戰力如何,如今一看反倒覺得不足為懼。其二便是為了黃巾大業!”
說到這裡張牛角神色嚴肅的說道:“張饒聽令!”
張饒一聽,頓時站直身子說道:“張饒在!”
張牛角說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令黃巾渠帥共舉義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