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他說道:“所以這款發動機想要定型,最少都需要一年多時間。”
“一年多時間沒問題,你們盡力就行。”聽到需要一年多時間,李可灼點點頭表示可以接受。
發動機測試各種效能,最花時間的應該就是不停機執行的疲勞實驗,這項實驗需要執行到發動機自己停機為止。
這個測試,如果發動機連續執行時間達不到上萬小時那都是失敗。
一般發動機出廠後,都會連續執行一千小時測試發動機的可靠性。
當然除了疲勞試驗,發動機還要進行不斷的開機關機實驗,這項實驗是最考驗發動機效能的。
別看李明傑他們研發的發動機已經連續執行幾個小時沒有出問題了。
但是李可灼知道他們的發動機還是有很多缺陷,只要一實驗很快就會故障。
所以李可灼才對李明傑說的發動機需要一年多時間定型沒有異議。
李可灼並沒有想過用系統功能,直接幫他們把發動機最佳化到最好,因為他不想拔苗助長。
在解決發動機問題的這個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學到的經驗太寶貴了,他不想把這些寶貴的東西給直接抹除掉。
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和一名普通的設計師,除了天賦和靈感之外,最重要的還有經驗。
普通設計師哪怕沒有天賦,只要經驗足夠豐富,也能設計出優秀的作品。
而天才的設計師,如果沒有經驗的話,設計出來的東西也是有缺陷的。
只有不斷解決缺陷,天才設計師才能成長為優秀的天才設計師。
就在李明傑團隊不斷對他們設計的發動機進行測試的時候。
另一邊,飛機設計團隊,也開始對航天器進行風洞實驗了。
風洞實驗,是非常考驗設計團隊的。
因為飛機的設計,不僅僅只是外形,還需要考慮到飛機的配重等等。
比如飛機前面重,後面輕,或者是前面輕後面重。
又或者是中間重兩頭輕,等等問題,設計團隊的人都必須要考慮到。
如果沒有考慮到,就算是吧外形設計出來了,風洞實驗完成是優秀。
那麼當飛機裡面的部件裝上去後,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所以飛機設計,不僅需要考慮各種因素,還需要不斷的長期實驗磨合。
所以一款飛機從研發到服役,往往時間長達數年,甚至十幾年二十年的都有,就是因為在研發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各種問題。
而解決這些問題,如果研發團隊實力不強,那麼費的時間就大了去了。
不過李可灼相信他的學生研發這款隱身飛機要不了多少年。
最多不超過三年,這款隱身飛機應該就能定型。
他之所以這麼自信,不因為別的,就因為李可灼的學生中,超級天才太多了。
隱身飛機研發團隊,加上發動機研發團隊,這裡面的超級天才達到了五十多個。
超級天才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速度,不是一般普通科研人員能夠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