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說按照分數高低排名錄取學生,這樣最公平。
歷史上明朝開國的時期就是這麼幹的。
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有一次科舉考試,北方的讀書人是一個都沒考上,全都是教育資源好的南方人考上了科舉。
當時北方官員和讀書人是群情激奮。
後來朱元璋弄了南榜和北榜分考,才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中國高考也按照全國統一分數高低錄取學生,那完了,重點大學名額全都要被教育資源好的省份拿完。
像貴,甘,青,藏,蒙,寧等等這些教育弱省,就別想有一個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偶爾能考出幾個重點大學的學生都是燒高香。
而重點大學的名額,會全都被教育資源好的地方的學生佔據。
如果真這麼搞,長久下來,就會形成國家權力都被少數地域的人把控著,國家都要亂套。
所以說各所高校在各省按照人口比例錄取學生是最好的辦法。
這樣做唯一的缺點就是看起來對一些學生個體不公平,因為教育強省的學生五百分考不上的大學,教育弱省的學生四百分就能考上。
而採取各省分別出題,就能完美解決這樣的問題,因為各省都不是用的一套卷子了,再對比分數就沒有了異議。
李可灼決定就在第十四次人大代會上提議各省分考的事情了。
他還花了一些積分讓老楊幫他寫了一篇演講稿,準備到時候在場發言。
時間進入七月。
高考結束後,李可灼卻在為了妹妹結婚的事情忙碌著。
李可染和王國的婚禮,選擇在了小安街道舉行,到時候會邀請王軍家人以及親戚朋友前來見證。
之所以選在小安街道舉辦婚禮,並不是李可染仗著孃家的勢大要求的,而是王軍主動提出來的。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胡豔玲給女兒李可染在這邊最繁華的地段送了一套三百多平的別墅作為新居。
兩人結婚後並不會回王軍老家生活,而是還會在小安街道工作,所以兩人在這邊新居結婚也是最好的。
至於王軍的父母,得知自己兒子的物件竟然是李可灼的妹妹,自然是高興不已,哪裡還敢提什麼條件。
這件事李可灼雖然沒有以勢壓人的意思,但是他的身份就擺在這裡,所以王軍的父母自己就把身份擺的很低,這讓李可灼也很是無奈。
好在李可染和王軍的婚禮並沒有什麼波瀾,兩人結婚,沒有收取任何人後份子錢,而是請了所有親戚朋友吃了兩頓飯算是慶祝。
不過就算是隻請親戚朋友,才參加婚禮的人數也一度超過了上萬人。
好在有學生食堂的人幫忙供應流水席,也算是讓所有人都吃了個盡興。
李可染終於結婚了,李可灼他們全家人的心也算是放下了。
特別是胡豔玲,這段時間整個人整天都是開開心心的,一臉的笑意。
“李大哥,我也決定要結婚了。”
李麗娟也來參加人李可染的婚禮。
“你也要結婚了?恭喜啊!”李可灼朝李麗娟恭喜。
“你不想知道我要和誰結婚嗎?”李麗娟朝李可灼問。
“誰?”李可灼反問。
李麗娟也沒有賣關子,他朝不遠處一個男人招招手:“志強,你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