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國家89年才開始建設網際網路,但是在李可灼的蝴蝶效應下,國家在很早之前就意識到了網際網路的重要性,所以從88年就開始建設網際網路了,比歷史上提前一年。
不過受限於技術以及材料等等難題,網際網路建設速度並不是很快。
本來李可灼是想要在小安鄉首先普及行動電話,以及首先普及網際網路的。
結果國家網際網路建設緩慢,只能優先在沿海城市建設,所以這幾年都還沒有建設到龍鳳城來。
這就導致小安鄉的人很多人都已經使用行動電話了,但是網際網路卻始終沒有普及。
不過因為有李可灼在,所以在兩年前,李可灼就向省裡的領導申請了優先往龍鳳城這邊建立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請求,為此他還捐助了一些資金。
終於,在1992年1月26日這天,網際網路基礎建設終於延伸到了龍鳳城大安區小安街道。
李可灼也在工作人員的除錯下,用電腦接通了國內網際網路。
不過李可灼雖然接通了網際網路,但是目前的國內網際網路還是一片空白,一點服務型的網站都沒有。
好在很快,李可灼的騰飛公司開始向國內的網際網路使用者提供音樂mp3,論壇交流,網頁資訊,郵件收發,還有簡單的即時通訊聊天服務等等。
因為國內的網際網路速度不快,華騰公司提供的服務都是最初級的。
比如網頁服務,開啟一個網頁需要花好幾分鐘的時間。
為此李可灼不得不讓人把網頁所挾帶的資訊精簡,這樣才能稍微提升一點網速。
還有即時通訊軟體,每次傳送資訊最好不超過十個字,另外如果網路不好的時候,傳送過去可能需要一兩分鐘。
最後即時通訊生生被玩成了延遲通訊。
不過就算是如此,當李可灼的騰飛公司開始給國內網際網路使用者提供這些服務後,也還是引起了國內網際網路使用者的追捧。
特別郵件收發服務是使用最多的服務。
這個年代能夠使用電腦的人,大部分都是單位的人。
個人還沒有錢買這種動輒上萬元的奢侈品。
現在好電腦,主流配置最便宜的都要一萬五以上,貴一些的兩萬多。
所以國內雖然已經建設網際網路好幾年了,但是網際網路使用者卻非常少。
“老楊,能不能幫設計一款價格便宜的電腦?”這天李可灼朝老楊詢問。
“價格便宜?要多便宜?”老楊在腦海中朝李可灼問。
“最好能夠和電視機一樣便宜。”李可灼想了想後說。
聽到李可灼的話,老楊頓時說道:“你這是在做夢,就電腦顯示器的成本都要比大部分電視都貴,更何況還要加上主機還有各種配件了。”
不過不等李可灼說話,老楊就繼續說道:“不過想要把電腦賣到比較貴的電視機那樣的價格,還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