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上半年,對於李可灼來說真是驚喜一個接著一個。
先是材料試驗室完成,然後他的學生們終於把作業系統弄出來了。
在5月3號這天,他花了一兩個億建設的晶片試驗室,一部分裝置也終於除錯完成了。
李可灼在82年就招收了十幾個晶片研究方面的超級天才。
這群學生跟著他已經學習了5年時間。
在李可灼光環全開的情況下,他們所有人都已經讀到了博士研究生階段。
更是有兩個學生已經完全足夠畢業了,他們分別是晶片設計專業的張龍,和微電子專業的杜小燕。
這天,李可灼帶著一群晶片研發天賦的學生來到了晶片試驗室。
以後,他的這群學生們就能長期在這裡搞科研工作了。
等他培訓的兩百多名晶片專業的普通優秀天賦的學生畢業,也將會加入這個試驗室。
到時候,這個試驗室就能夠基本上被填充起來。
相比起晶片試驗室,液晶屏實驗室早就完成了。
然而液晶技術方面的天才學生都還沒有能夠畢業,所以可能要到明年才能開始加入試驗室開始研發。
這就是沒辦法從其他地方吸納人才,只能自己培養人才的弊端。
如果他能夠從其他國企挖人過來的話,他的幾個實驗室早就人滿為患了。
現在才八十年代,還沒有經歷九十年代末的下崗潮,有技術有實力的人才都在國企裡面,私人企業根本不要想著能夠把這些的人才挖過來。
所以李可灼想要研究晶片,想要研究液晶屏等等,都只能自己培養人才。
時間進入5月中旬,全國高考預考再次來臨。
今年的小安鄉中學,將會有兩千五百七十多名學生參加高考。
預考幾天後,小安鄉中學的學生沒有讓所有人失望,所有高三應屆畢業生都考過了預考。
小安鄉中學所有學生考過預考的新聞,被很多媒體報道了出去,讓很多人都是議論紛紛。
不過李可灼並沒有關注這些,預考接受後的一個星期二,李可灼在學校下達了一個檔案。
“同學們,李老師下達了任務,你們務必要完成。”高一三班班主任帶著一疊白紙走進了教室。
“老師,李老師下達了什麼任務?”有學生朝班主任問。
“李老師下達的任務很簡單,那就是讓你們所有人,都推薦最少十個你們家鄉的最貧困學生,然後我會把你們的推薦交上去。”班主任笑著說道。
“老師,我們推薦的學生,會被小安鄉中學錄取嗎?”一個學生證。
“差不多,李老師說了,今年會從你們推薦的學生中篩選一批學生加入小安鄉中學。”班主任說。
聽到班主任的話,多少,教室裡熱鬧了起來。
“老師,只能推薦十個名額嗎?”一個學生朝班主任問。
“最少十個,不設上限。”班主任說道:“不過你們推薦的學生,需要你們寫上比較詳細的資訊,比如姓名,家庭住址,曾經就讀什麼學校什麼班級等等,越詳細越好。”
“老師,我能推薦我妹妹嗎?”一個學生問。
“當然可以,當然李老師會不會選我就不知道了,有可能會選中,也有可能不會選上,只是到時候你自己別失望才好。”班主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