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少年和父親說話的時候,首都另一處家庭。
“爸,爸,快來,快來,電視上有人要表演你創作的戰馬奔騰。”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大聲朝書房裡面喊。
“啥?”
很快,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從書房走了出來。
與此同時,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也從另一個房間走了出來。
就在這時,電視機裡,周兵已經走上臺做好準備。
就在某一個,電視裡的周兵動了。
與此同時,一陣激昂的音樂傳入所有人的耳中。
“豁!”
只是聽到前奏,中年男人就忍不住豁了一聲。
幾分鐘後,當節目表演完畢,一家三口久久沒有說一句話。
“爸,你覺得怎麼樣?”少年朝父親問。
“好,拉的非常好!”
“兒子,你看的這個是什麼節目?這個孩子是誰?”
“爸,這是一所中學的迎新晚會,剛剛表演二胡的是一個學生。”少年說。
“這孩子有非常高的樂器天賦,看年紀應該和你差不多大,但人家的二胡比你拉的好多了,你知不知道孩子的名字?我想收他為徒。”
“爸,這是小安鄉中學的學生,你或許可以找人問問。”少年說道。
對於父親說自己的二胡沒有別人好,要收別人為徒,他沒有任何意見。
“這個小安鄉中學可以啊,排練一個迎新晚會竟然能夠請來那麼多香江大歌星。”
“應該是李老師的面子……”
就在湘省電視臺播放了小安鄉中學迎新晚會節目後,很快,小安鄉中學的名字被無數人記住了。
看了湘南臺的節目,很多人才知道,原來他們以前耳熟能詳的歌曲,竟然是他們唱的。
參加這次演出的很多明星,也算是在國內電視上露了一個臉。
除了這些歌星,晚會播出後,收益最大的,竟然是李可灼的學生周兵。
周兵表演的二胡獨奏,讓很多看了電視的觀眾記憶猶新。
這個年代,很多人都推崇西洋樂器,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但是看了周兵的表演後,很多人這才發覺,原來傳統樂器好像也不賴。
“導演,這兩天觀眾們一共寄來了五百多封關於小安鄉中學迎新晚會的信。”
湘省電視臺,一個手下人朝節目導演彙報著。
“這些信大致都是寫的什麼?”導演詢問。
“這些大部分都是感謝信,感謝咱們電視臺給他們帶來了精彩的節目。也有一些觀眾覺得省級電視臺不應該播放一箇中學生迎新晚會節目的。”
“這些信中,大部分都提到了李麗娟,觀眾們希望咱們電視臺能夠邀請李麗娟做節目。”
“另外還有其他香江歌星,也有觀眾希望咱們電視臺能夠邀請他們來參加節目。”
“對了,還有一些觀眾對錶演二胡的那個周兵很喜歡,也希望咱們電視臺能夠邀請他上節目。”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