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準嗎?”
陳三還是有些猶豫的,生怕到了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客死他鄉,連個埋的地方都沒有。
“有準,我剛從那邊回來,不要聲張,咱們晚上就走,距離不遠,明天就到了。”
陳三不敢猶豫,因為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很可能一家四口會凍死在這個冬天裡。
五口人連夜出發,好在有朦朧的月光,一夜走來如同騰雲駕霧一般,人在絕境的時候潛能是無限的,天亮一行五人到達小沛境內。
行不過幾裡地,前面驛站旁邊建著幾間草棚。
大舅哥帶著陳三一家過來草棚裡,那裡有負責登記的文書。
文書抬眼看了看陳三大舅哥:“又來了,這回帶的誰來的?”
“我妹夫一家,兩個大人,兩個孩子。他們兩人燒磚的匠人,幹了五六年了。”
旁邊立刻有人安頓:“過來拿碗喝湯,這裡有薑湯,有米粥。”
走了一夜,大人孩子餓的前胸貼後背。
草棚裡準備的有食物,米粥、薑湯、鹹菜、煮土豆。
陳三一家四口也沒客氣,道謝之後就吃了些。
過了一會兒,文書過來了,問:“陳三。你家這情況還是很好的,孩子都能自理了,你兩個安頓到磚廠,一天四個時辰,男工一百五十文,女工一百二十文一個月。大人包吃住,孩子吃得自己花錢。你看可好?”
“好,好。那太好了。只是沒錢給孩子買吃的啊。”
“到了地方全套賒給你們。現在你們各自去清理洗澡,各人發秋衣秋褲,棉衣。孩子的是免費送的,大人的回頭從工錢里扣。”
一家四口洗漱乾淨,換了衣服,渾身上下也暖和了。大人穿的是黑色的棉服,孩子穿的是花格子布的棉衣,就是有些大了,大小不是那麼合適。
因為要夠一車才會拉走,一家四口就在這烤火等候著。
大舅哥好像是又回去了。
陸續的又來了十幾個人,中午時候大家吃了午飯,坐上了馬車出發了,趕奔彭城。
陳三發現徐州安頓人的方式挺多,有技術的去做技術工,沒技術的就去種地,總之來了就能吃上飯。
到傍晚的時候,馬車到達彭城磚瓦場,陳三一家人安頓在了距離窯廠不遠的小院裡,這裡有幾十座小院,院子雖然小,但是臥室、客廳、灶房齊全,完全夠生活的。
登記後,為陳三家送來了棉被、褥子、鍋碗瓢盆菜刀案板,二十斤麵條、五十斤玉米麵、二十斤胡蘿蔔、二十斤土豆,三棵大白菜、還有少量的鹹菜、韭菜花、二斤食鹽等。還白送了好多燒火的高粱杆子。
“這麼多東西,得多錢啊。”陳三有些擔心付不起錢。
“放心吧,這是官府補貼的,市價怎麼也得三百文,現在只收扣一百文,回頭從工錢里扣。”
的確非常的便宜,這種大棉被都是大戶人家用的。
“太謝謝了。”夫妻二人非常感激,再三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