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爺一聽這話,感慨還是自己父親老辣,果然辦事歸辦事,做功夫歸做功夫,要是按自己那個做法,乍一想的確周全,但實際慢吞吞的攬不到功,還把麻煩弄自己身上來了。
他們把隱塵去見陛下的路往前一鋪,可以說是半點都不費力氣,黃太傅先在皇帝面前藉機說故事,從道士上門送祝福說到預知未來,把皇帝的興趣勾起來之後,便說了這小道士想見陛下,他很猶豫要不要引薦。
皇帝一聽,覺得這事有趣,不管真假總是個消遣,若是真的那就賺大發了,手中有一個能預知未來的道士,往後無論做什麼,都能搶佔先機。
“宣他來見朕。”
黃太傅得了這句話,便領命退下,算是把這件事辦妥當了,之後回到府上,更是對隱塵十分親切,親自設宴,陪著吃素,把一個和藹可親的長者形象做到了極致,各種諄諄囑咐,說一些見皇帝之後的禁忌,讓他自己小心一些,也讓他放心,他們會多幫襯他的。
這便是黃太傅的為人之道,他知道這小道士才下山,不懂多少人情世故和權衡利弊,與其低眉順目的求對方要記得自己對他好的人情,不如把局面變成,我們對你非常好。
這樣往後不管隱塵想不想還這份恩情,他們總有由頭去要,去提起。
這樣一通安排,第二日隱塵就成功的登堂入室,被黃太傅帶著去見了皇帝。
皇帝對這件事非常感興趣,特意留了一個下午出來見隱塵,還準備了一些難題,便是專門用來驗證隱塵能力的。
如今天氣不錯,皇帝特意把見面的場合安排在御花園中,比如讓他猜下一個會從御花園經過的人是男是女,召幾個嬪妃過來,讓他看皇帝最寵愛的是誰。
皇帝對這幾個問題十分滿意,若是別的問題,尚且能透過探聽得知,但這些問題,便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無論是哪個嬪妃,哪個大臣,都不會知曉這些問題,沒有人能夠真正看得清一顆帝王心。
第一個問題,下一個來到面前的人是男還是女,皇帝安排了一個宮婢過來,隱塵卻說是公公。
皇帝笑而不語,第一個問題就說錯,已經看見這個小道士身首異處的模樣了。
還沒等到侯在遠處的宮婢走上前來,皇后身邊的太監已經急匆匆的趕來:“陛下,皇后娘娘聽聞此事,本該前來,但此時身體不適,不能前來,特遣奴才前來稟告。”
皇帝點了點頭:“叫她好好休養身體。”
皇帝側頭看向小道士:“道長果然料事如神。”
皇帝心中詫異,有意思疑惑,沒想到這個小道士居然說對了,皇后愛面子,聽說他召見嬪妃讓道士看他最愛誰,便遣人來說自己抱恙,便是告訴眾人,皇帝最愛的只會是皇后,只因她不能到場,勉強從餘下的人中擇出一個而已。
之後又是看嬪妃,皇帝沒讓嬪妃露面,取了屏風來遮擋,甚至在場的大臣都不知道到底請了哪幾位嬪妃過來,各自站在屏風後面的什麼位置。
小道士對著屏風看了一會,然後閉上了雙眼,片刻後睜開雙眼,指向屏風左側的位置:“陛下如今心屬他。”
公公去後面看了一眼,然後回來在皇帝身旁附耳。
“陛下,是柳嬪。”
小道士目光在周圍人群中默默掃了一眼,然後輕聲道:“他是陛下如今最愛重之人,可惜有形無神。”
皇帝側目過去,看著這個小道士,神色不動,心中卻起了波瀾。
最愛重之人,有形無神。
皇帝這才收了取樂的心思,這才重視起來面前的人來。
“道長所言不虛,還請道長賜教,在未來中看見了什麼?”
小道士道:“我須得沐浴焚香,稟告祖師爺,才能將最關鍵的事情告訴陛下。”
皇帝點頭:“這不是問題,來人!送道長下去,伺候道長沐浴焚香!”
這場試煉就這樣收場,待到沐浴焚香之後,小道士晚上又來拜見皇帝,將自己要告訴皇帝的事,排了一個輕重緩急,一件一件娓娓道來。
皇帝聽得臉色越發凝重,看向小道士的目光逐漸懷疑,如今形勢大好,河清海晏,南方情況是差了一點,但除了南方,各個地方都十分的好,上京更是半點沒有受到影響,邊境形式也一片大好。
小道士看向皇帝道:“陛下勿要心驚,可知一個朝代時常度過不了三百年,此乃亡國劫,因緣複雜,但總體來說都是如此,並不需要驚異,但如今大寧一切都好,我便是下山來助陛下度過此劫,此劫之後,大寧再有三百年也不難。”
皇帝聽他這話,驚異了片刻,躊躇思索,神色逐漸明朗。
朝代更迭是常事,就像人的壽數有長有短,大寧到了亡國的時候,如今在他手上卻還是欣欣向榮,可見他不同凡響,能逆轉一切,他若將這一切做好了,度過此劫為大寧再續三百年的命,這千古第一明君,萬世的歌頌,便該落在他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