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賈詡不由挑眉,看著白子秋。
白子秋開口道:“一個當漢室忠臣的機會!”
賈詡眼眸微微閃爍:“閣下是擔心李傕等大將在得知董卓死訊後,起兵造反,所以,想讓我做說客麼?”
“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舒服,我正有此意。”白子秋笑了笑。
賈詡確實很會審時度勢。
他只是略微提點一二,賈詡就能明白其中深意。
賈詡握著茶杯:“我又怎麼能確保,獻帝在收編李傕等部隊後,不會翻臉不認人呢?”
白子秋道:“文和先生是個聰明人,有些話,我便不藏著掖著了,如今漢室衰微,文和先生若助獻帝穩固江山,則可青史留名,名傳千古,若先生助紂為虐,必將載入史筆,遺臭萬年,甚至引火自焚!”
賈詡臉色陰晴不定,卻並沒有吭聲接話。
白子秋接著道:“天子詔書很快就會下達,不會追究你等責任,並且,如果你等願意歸降,都將官升一級。”
“當然,你也可以不相信,鼓動李傕和郭汜起兵,到時候你等便是反賊,那麼就只能兵戎相見。”
“對了,還有一點我想要告訴你,樊稠張濟等人,也自有人去勸降,相信他們會欣然同意的,所以,你們要是反叛的話,面對的,可能就不止洛陽一路兵馬,我相信,樊稠張濟等人,很樂意剿滅你們來邀功。”
賈詡聽到這話,臉色陰沉:“讓我勸降李傕郭汜二人倒也可以,不過需要答應我一個條件,否則這件事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請說。”白子秋淡淡道。
賈詡開口道:“需要保留李傕和郭汜二人的兵權,否則這二人絕對不會輕易歸降。”
“這個好辦,只要他們不添亂,我可以讓陛下劃一片地給他們,自領兵馬。”白子秋淡淡道。
目前,最要緊的,就是穩定這群叛軍。
等局勢平穩下來,再慢慢削弱他們的兵權不遲。
從目前看來,這李傕和郭汜等人,都是有勇無謀之輩。
若是能將賈詡拉攏過來,再略施小計,剝奪二人的兵權,並不算太困難的事。
賈詡深吸口氣:“如此,我便試一試吧。”
他覺得,眼下沒有更穩妥的法子了。
如果他鼓動李傕起兵,其餘兵馬卻被勸降,那麼他們就將變成甕中之鱉,成為別人邀功請賞的工具。
現在歸降,但是保留兵權,即使獻帝事後翻臉不認人,卻也還有轉圜的餘地。
大不了到時候率兵撤退回鄉,倒也不遲。
如今諸侯紛爭,獻帝這邊,估摸著也不敢真的大舉刀兵。
白子秋看向賈詡道:“文和先生,我已勸說陛下,若此事能成,便在朝堂之上重用你,到時候,位列三公,卻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賈詡聞言,眼眸微閃:“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校尉,何談三公之位。”
白子秋笑了笑:“如今天子年幼,正需要一位德行高遠,又足智多謀的文臣在身旁輔佐,天子目下無人可用,自然需要培養一些自己人,我已向天子舉薦文和先生,若是先生能辦成此事,則是立了大功,加官進爵,自然不在話下。”
“有天子提拔,往後之事,以文和先生的手段,想要立足朝堂,又有誰能阻攔?”
賈詡面容不變,開口道:“你是擔心王允手握大權,到時候無人能掣肘,重蹈董卓的覆轍,所以,想要拉我來進行權衡吧?”
他心思剔透,一眼就看出了白子秋的盤算。
白子秋倒也並不在意:“確有此打算,不過我也是真心欣賞文和先生的才幹,我有匡扶漢室之心,日後需要前往各地,平定諸侯,不可能時時呆在殿堂之內,有文和先生坐鎮中央,我心無憂。”
賈詡沉默不語,他在權衡其中利弊。
他一向都是明哲保身,身家性命放在第一位,至於其他的虛名,都是浮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