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僧王部,榮祿部的軍隊都不動。
景壽象徵性地來到皇宮請旨,依舊沒有見到皇太后。
於是,他的守備師也不動。
就這樣,京中根本無力阻止兆布大肆抓人。
而兆布的母親,已經離開天津,乘船南下前往九江。
因為這次抓人,接下來殺人的主導者都是兆布,他要把家人全部送走。
兆布母親跪在外面的甲板上,不斷念道:“造孽啊,造孽啊……”
整整抓了一天一夜。
抓了總共六千九百人。
參加逼宮的老叟的子孫,基本上全部都在其中。
次日天亮!
旗人改革衙門大臣崇恩,緩緩地來到皇宮門口。
望著這一千多名老叟。
“道理講了一千遍,一萬遍了。”
“我說累了,你們也聽累了。”
“自從上一次八旗兵痞逼宮後,兩宮太后就已經有明旨,絕不允許再以任何形式,進行逼宮之事。”
“結果,結果你們來了。”
“你們有的六十幾歲,有的七十幾歲,甚至有的八十幾歲了。”
“見到皇上,都不必行禮了。如果再有千叟宴,你們都會到場。”
“我國曆朝歷代,以孝治國,確實對你們無可奈何。”
“但是,當子女有效的時候,犯下大錯,那就是父母之罪過。當父母年邁犯下大錯,那就是子女之罪過。”
“你們年紀大了,不怕死。那真是巧了,我崇恩年紀也大了,也不怕死。”
接著,崇恩一聲大吼道:“押上來。”
隨著一聲令下,幾千名士兵壓著幾千名旗人,都是這些老叟的晚輩。
崇恩緩緩道:“不遠處,就是菜市口。”
“不久之前,剛剛殺了一茬。”
“現在,又要殺一茬了。”
“我崇恩不但是旗人,不但是滿洲,而且還是紅帶子。”
“既然要殺人,那就不能白殺。這群人就不能白死,我作為旗務改革大臣,早就已經給自己預備好了棺材。”
“大道理說了無數遍,我就在這裡再說一遍。”
“旗務改革,不是要斷你們的生路,恰恰相反,而是要給你們新的活路。”
“旗務不改革,每年幾百萬人趴在大清的江山社稷上吸血。這幾百萬旗人無所事事,成天提籠遛鳥,這樣大清的江山才真的要完,這樣旗人才真的要完。”
頓時,忍不住有一個老叟大聲高呼道:“崇恩,我當時與你也是至交好友。我就問你,當時太祖以十三副鎧甲起兵,為何能夠橫掃天下,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八旗制度,把無數個沒有血脈關聯,沒有地域鄉黨的人柔和在了一起。而你現在,卻把八旗制度說得一無是處嗎?”
崇恩冷笑道:“如果八旗制度這麼有效,發逆大亂的時候,為何要讓地方搞團練啊?如果八旗制度有效,為何洋人打進進城的時候,會敗得如此之慘。”
“好了……”崇恩緩緩道:“果然多說無益,旗務改革,理解要進行,不理解也要進行。”
“只要我崇恩還活著,就一定會把旗務改革推行到底!”
“大不了,一起粉身碎骨,同歸於盡。”
“接下來,你們就和生死競步吧。”
“我那邊,開始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