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不要對九江進行照明化,董事會經過了不知道多少次爭論。
大部分人都覺得沒有必要,因為全面照明化,需要耗費的代價太大了,有這個產能不如用來賺銀子。
而且,九江民眾能不能接受?是否願意付費是一個問題。
全世界其他地方,還只是一些政府部門,豪門貴族才安裝了照明系統,你在九江城內全面普及?大家願意花錢嗎?
最終,蘇曳一錘定音。
安裝!
接下來,要開展全面的洋務運動了。
九江就是樣板房,工業化的名片。
所以,這個城市就是要足夠的震撼,要讓人產生前所未有的嚮往。
隨著蘇曳一聲令下,轟轟烈烈的九江大基建,正式開啟。
哪怕現在的資金非常緊張,但還是批准了超過六百萬兩的基建計劃。
這六百萬兩還僅僅只是經濟實驗區批准的,另外還有不知道多少民間資本投入。
所以短短不到兩年時間,整個九江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條超過三十公里的鐵路修好了,火車也開始了執行。
從鋼鐵廠,到製造局,到紡織廠,最後到碼頭。
這個工程大概五年前就開始了,去年通車的時候,蘇曳甚至都沒有時間來剪綵。
整個城市,修建了不計其數的樓房。
當然,大部分都是六層的小樓,用來做居民區。
蘇曳收復九江的時候,這個城市除了林啟榮的上萬人,幾乎沒有人口。
完全從零開始。
如今七年時間過去了,這個城市的人口已經超過了四十萬。
原本城區的面積早已經不夠用了,已經不知道擴建了多少倍。
萬惡的房地產,在這裡也開始了萌芽。
房貸,也開始了萌芽。
一套一百平米的普通房子,已經賣到了四百兩。
當初九江方面把這個價格報給蘇曳的時候,蘇曳壓了很久都沒有批准。
因為這利潤已經超過百分之兩百了。
九江毫無疑問已經算是整個國家最富裕的城市,沒有之一。
試驗區這邊,甚至包括白飛飛和蘇全,都不斷彙報說這個價格是合理的,甚至偏低的。
如果定價再低的話,甚至會引起市場混亂,不利於市場發展。
九江普通工人,一年的平均收入已經達到了70兩銀子左右,而且這個城市非常年輕化,不知道有多少工廠在招人,所以每一個家庭都有兩個左右的勞動力。
家庭收入平均超過一百兩銀子,扣除掉生活開銷,每年剩下六七十兩銀子。
這麼高的儲蓄率是不利的,所以需要引導民眾把錢花出去。趁著這一波城市大基建,進行一次住宅大替換。
最終,蘇曳簽字。
然後……
每一批住宅推出來,全部銷售一空。
幾乎是哄搶。
尤其是限量豪宅,完全是供不應求,不得不採取抽籤購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