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得跪拜下去。
“平陽公主葉青聽旨:朕此去剿敵寇、安社稷,命平陽持密詔留守京中,若朕遇不測,平陽當依詔行事。此詔付平陽,再四慎之,勿負朕意。”
暖暖大腦一片空白,一如回到了那年後苑的經堂內,她的父皇也是這般將密詔交給她。
葉皓說罷,從懷中掏出一個錦囊,見她不動,重重地說了聲:“接旨!”
暖暖雙手舉過頭頂,小心翼翼地接下錦囊,這錦囊似有千斤重,壓得她顫抖起來,深吸一口氣後抬頭看向葉皓,緩緩說道:“臣平陽……接旨。”
錦囊交出後,葉皓徹底鬆了一口氣,此後他便無後顧之憂,若他身死,也可以給天下一個交代了。
正月十七,三軍出征,百官相送,留葉均監國,朝堂上下一切照舊。
彼時夏萱又有身孕,淑太妃命其搬入梁宮與長公主同住千秋閣,增派人手照顧二人及幾個孩子都起居,又命暖暖陪她每日到佛堂誦經,為大梁祈福。
暖暖將錦囊貼身收藏,她能猜到裡面的內容,一定是葉皓交代的後事,將帝位還給葉均。雖然這樣才是正統,但她卻不希望這錦囊見到天日。
《易經》有雲:
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
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眛,宜建侯而不寧。
戰爭進行到一半時,梁軍攻入百高腹地,緊逼都城,便有使者來講和,被葉皓強勢拒絕。
此戰絕非他即景之興,定要這兵氣化為王氣才肯作罷。
立秋這日,大捷的訊息傳入京城,葉皓於前線發來旨意: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寢。思平世難,救濟黎庶,上答神明,下慰民望。西境一統,國事安定。大赦天下,與之更始,明下州郡,鹹使聞知。
得知這個訊息,暖暖在佛堂長跪不起,半年多的誠心祈禱終於如願,是神佛保佑,是人事使然,也是天意如此。
三軍將士陸續回京,卻不料帝王鑾駕行至西南,葉皓忽然想要巡視蜀中,葉均多次上書,請求陛下盡快還朝,可他卻無視奏摺,一意孤行。
只有暖暖知道,他這是要登招搖山,報師門之仇,多年籌謀,皆是為了這一刻。
之後接連兩個月沒有傳來任何訊息,先歸京的將士倒是帶回來不少英雄事跡,成了街頭巷尾乃至說書人口中的談資。
傳聞如風,吹遍了這個梁京,暖暖這個整日悶在佛堂中的人,都聽到了一些佚事。
後宮不得幹政,但不妨礙宮中侍女們的竊竊私語。
這日,暖暖從佛堂歸來,發現丟了一隻簪子,左右無事,便攜了舒雁與冰綃二人回去尋找,卻悄悄看見幾個侍女偷懶,圍在一起閑話。
“陛下快還朝了,定是公主日日祈禱感動了神佛,這次陛下新提拔了不少將帥,皆是年輕有為。”
“聽聞陛下與一位將軍一見如故,直接封了異姓王,封了什麼燕山王,這將軍也不負聖意,連連取勝。”
接著聲音被壓低:“還聽聞陛下與這將軍關系甚是親密,甚至夜間都不讓其離開營帳,莫非真如傳聞一般?否則這麼些年來,陛下為何不立後納妃,連個貼身侍婢都沒有……”
“難道陛下不是為了公主……”
……
聽到此處,冰綃攥緊了拳頭,欲上前去,卻被暖暖攔住,暖暖對她輕搖了一下頭,又看了舒雁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