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後,葉嵐沒有等到冷逸塵趕上來,而是得到了他去重峪關的訊息。
祁國重峪關和梁國函關,就是葉嵐出嫁時途徑的那兩座關隘。
這兩座城池為何相距甚近?是因為此處有銀礦礦脈,你從這邊挖,他從那邊挖,時間長了就興起城鎮,再後來兩國就著城鎮修建了城池關隘,以山脈為界。
這起沖突自然也是因為銀礦。祁國朝局形勢未穩,就忽視了此種小沖突。未想形勢愈演愈烈,祁國人竟突襲了梁國駐軍,造成傷亡。
梁軍向祁軍討說法,祁軍自然護短。梁軍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便也出兵攻打。梁國派來葉皓這員大將向祁國宣戰之時,雙方軍隊半月內已經發生了三次沖突。
九月末的涵關,秋意正濃。城裡城外盡是一片金橙色。梁國士兵的怒氣就猶如這秋色正盛。
葉皓也知此戰不宜打,但軍士們的怒氣難消。再者,京中局勢也是緊張,速戰速決後他需盡快回京。此時,他已無退路,只得宣戰。
祁國新帝繼位第一戰,不少將軍躍躍欲試,欲爭戰功。冷逸塵卻深知此戰不能打,若打了,定是兩敗俱傷,也將陷葉嵐於兩難之地。
上上策唯有組織談判、重新明確疆界、落實礦脈開採權。可朝中主戰的多、主和得少。內閣緊急商議後同意接受宣戰,奪回銀礦開採權。
冷逸塵無奈,只能請戰,趕往重峪關。
此時,他也理解了葉嵐為何執意要離開京城,若繼續留在這裡,只會陷入危險境。
這是他的國、他的家,他與祁帝是血親。而葉嵐的身份卻是敵國公主,這麼重要的一點竟被他忽略了。
他懊悔不已,是他日日忙碌,忽視了她。如今只有促成兩國和平,才可挽回她。
葉嵐是在吃山楂時得到訊息的。一路秋景,美不勝收,葉嵐也不著急趕路,隊伍前進得很慢。
路旁一棵山楂樹,圓圓的果子掛滿枝頭,鮮紅的顏色看上去歡快喜慶。今年大約是個豐收年。
兩個垂髻孩童在樹下摘果子,男孩兒用竹竿敲打樹枝,女孩兒抬頭看著果子如雨點般掉落,然後兩個人一道將果子撿到籃子裡。
葉嵐突然很想嘗嘗那山楂的味道,於是命隊伍停下休息,遣人去買些果子。孩童純樸善良,送了很多給他們。
安如用帕子仔細將果子擦幹淨再奉給葉嵐。她嘗了一顆,隨即用帕子捂著嘴吐掉,簡直能酸掉牙。用水漱了口後,她問道:“怎麼這麼酸?”
秋雨笑著回答:“山楂打下來還要放幾日,等到回甘了就不這麼酸了。還有的人家用糖和山楂熬煮成果醬,或做成山楂糕,酸甜可口,能吃一冬天。”
“原來還有這麼多做法,等到了燕北,咱們也做些果醬糕點。”
幾人正說笑間。一軍士騎快馬趕到,跪拜在澤生面前,說道:“總算是趕上將軍了,崇寧王殿下派小的送信給王妃。”
澤生將信轉交給葉嵐,她開啟:
“吾妻葉嵐,見字如面:
重峪關與涵關戰事起,師兄率軍至涵關向我軍宣戰。我已請命出師,力爭和平解決。卿此去改住榆關大營,榆關軍士會保卿之安危。待此事解決後,我立刻去榆關大營。
夫,逸塵。甲辰年九月二十四。”
字裡行間皆是兵氣,看得葉嵐後脊發涼。又是大事將至,剛剛放鬆幾日的心又緊繃起來。
哥哥與夫君對陣,她必要去阻止的。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如今只有去面對。她當即命令隊伍啟程重峪關。
葉嵐在馬車上計算著時間:她九月二十出發,冷逸塵是九月二十四出發,今日是九月二十七,算時間冷逸塵應該已經到了涵關。她掀開帷幕問澤生:“咱們幾日能到重峪關?”
澤生回答:“照這樣走,估計還要十日。”
這樣下去肯定不行,葉嵐命隊伍停下,決定放棄輜重,輕裝前行。她知此行危險,本想獨身隨侍衛騎馬前去,奈何安如和秋雨誓死相隨。
沒有時間再拉扯,澤生安排人押送輜重去榆關,只留下一輛馬車和換洗衣物。計劃好一切後,車馬便向重峪關駛去。
行路兩個時辰,途經一片茂林,已是夕陽西下、倦鳥歸巢之時。澤生正心裡盤算著到哪裡借宿,忽聽得大樹梢頭有異響。
來不及讓眾人躲避,便聽見“唰、唰、唰……”的聲響,是十幾箭朝隊伍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