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扇兒這個小丫頭看來,做到這樣已經是富貴至極了,可晴雯知道,這一世,賈家實在是節省太多。
晴雯想著,上一世自從宮裡的娘娘回家省親後,賈家就開始走下坡路,到了她被攆出去的那段時日裡,幾乎是連下人的月錢都發不出來了,現在想來,除了有璉二奶奶在外放印子錢的緣故,應當還有賈家奢侈靡費太過的緣故。,而像賴嬤嬤這樣的世僕,已經能自己在京城置得起宅子園林,雖比不上賈府,但也不是一般的縣官能買的起的,況且賴嬤嬤還有田地莊子,便是在京城,那些清貴翰林,論家底也是比不上她家的。
晴雯猜想,賈家現在一切的改變,應該都要歸功於王夫人,上一世,鳳姐管家的時候,雖是富貴至極,但終究是像暴發戶一樣。
鳳姐是出生王家,是王夫人的內侄女,但賈府的人都知道,王熙鳳是王夫人兄長王仁的庶女,並不是嫡出的女兒,否則在她們這樣的人家,像她這般美貌且管家交際都樣樣優秀的女子,怎麼會只配了一個沒有本事又沒有地位的賈璉。
說句實話,雖然晴雯不喜歡鳳姐這樣手段毒辣,心機深沉的女子,但毋庸置疑,她比寶玉的親嫂嫂李氏要美貌能幹的多,若不是她庶女的身份,配當初的賈珍,簡直是綽綽有餘。的教養,若不是她得了王夫人的喜愛,還不知要被嫁到何處。
可能是因為在少時缺了什麼,長大後便像拼命彌補,鳳姐在穿戴上十分的顯赫,在對人處事上也拜高踩低,管家是也是要兩府裡的主子逗高看自己一眼,所以賈家這些年才會奢靡成風。
說起來,這些奢靡風氣都是鳳姐慣出來,上面看起來花團錦簇,可下面的奴才卻一些人貪得腦滿腸肥,而另一些人則是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而王夫人與鳳姐不同,她是王家嫡出的女兒,而且是唯一的女兒,所以她在王府做姑娘是,既有著無邊的富貴,又有著優秀的文化教育,所以她雖然有錢,會管家,自己嫁妝打點的也很不錯,但她不愛錢,只把錢當做一個工具。
現在輪到她自己管家,賈家的氣象已經開始有所改變,不再是一味的奢靡浪費,而是趨向於富貴高雅。
晴雯想著,不禁入了神,加上週圍的小丫鬟們都去幫忙了,所以有人來了,晴雯也不知道。王夫人也是這幾日管家管得心煩,她雖然身具管家之才,但自從王熙鳳嫁進來之後,便把這些事情統統交給了她,這幾年除了自己嫁妝鋪子以外,再也沒有打理過家業。
這次突然一接手整個賈家,且是因為鳳姐犯了事,自己臨危受命,千頭萬緒的事情,便是三天三夜也說不盡。
再加上元妃回家省親,更是百事繁雜,先前鳳姐管家時,給賈府的眾主人看到的都是好的那一面,所以王夫人雖然覺得奢侈,但也沒管太多,等到她自己接手時才發現,整個賈家,盡然已經是外強中乾,財政早已入不敷出。
再加上之前建造大觀園,家裡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難怪鳳姐要出去放印子錢,王夫人看到那賬本,也恨不得從天上掉幾百萬兩銀子下來,供自己填補虧空。
所以這幾日,王夫人除了要將鳳姐之前逼死人的事情擺平,還要將她預定的用來裝飾的昂貴東西推掉,然後再重新購置新的飾品,這些東西既不能太過華貴,又不能掛出來丟了賈家的臉面。
這比鳳姐一味的選貴的要更加費心費力的多,畢竟市面上的貨物都是良莠不齊,想要選出好的,就得細細得看,雖然很多東西,王夫人身邊的嬤嬤可以代勞,但一些貴重的東西,奴婢的眼光可看不準,還是要王夫人親自去看。
再加上為了填補虧空,節省銀兩,像一些大的瓷器擺件,王夫人就直接從庫房中取用了,好在鳳姐之前雖然奢侈,但做事還沒有到全無分寸的地步,雖然現銀有所虧空,但家裡的擺件古董字畫還好好的,沒有拿出去噹噹。
這些日子王夫人是精疲力竭,若不是有李氏和探春在旁邊幫著,早就累垮了,今日也是因為李氏和探春覺得王夫人實在是勞累太久了,再加上各處的採買及器物的安置都已大致確定,只差物品送來,並且放置在相應的位置上了,省親當日的酒席,戲曲,歌舞,並玩樂的遊戲也與宮中對接完成。
所以李氏和探春便勸王夫人出來稍作休息。
王夫人這些日子也早已疲憊不堪,但有一件事情在她的心裡,因為一直沒有做好,所以也不肯歇息,便來找晴雯了。
原來在元妃當年入宮選秀時,一開始王夫人和元春並不想去的,所以早早的就打算好,選秀的時候,買通黃門公公,把她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