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緞這才明白潘晴川那一番話的意思,這廣告的效應是無窮的。
幾個留學生在這裡住了一週,還交給村裡小朋友說英文,連陳美美五歲的兒子,都會用英語說早上好,你好,再見了。
這讓陳美美很激動,眼淚忍不住在眼裡打轉,她彷彿看到了希望,她這輩子命苦,沒讀過書,年輕輕的丈夫又出意外離開了,而孩子就是她全部的希望。
看著陳美美這個樣子。
林琳也感嘆,父母總是把希望給予在孩子身上。
也許,她的父母也是這樣,想讓她走一條康莊大道,日復一日的重複著他們覺得成功順暢的生活。
她彷彿理解了父母,可是父母是否又理解她了嗎?
她一直在奮力的完成父母想要的那個孩子的那個樣子,這次卻是她第一次真真正正自己做決定。
來感受了不一樣的人生。
她又有點理解劉蓮了。
又有點同情她,她用力過猛的想要給孩子她認為的一切。
林琳初中的另一個好朋友盧月跟她打電話說,劉蓮也問她借錢了,她同樣也沒有借。
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都不會為了別人的虛榮去買單。
一個月後,劉蓮的朋友圈曬出了自己孩子在高價幼兒園玩耍的照片,而且一發就是十條朋友圈,一會孩子在幼兒園吃水果了,一會孩子在幼兒園擺積木了,一會孩子跟老外對話了,一會孩子拉臭臭老師幫忙洗了……
很多人紛紛不堪其擾遮蔽了她。
聽說,她借了網貸,交了錢讓孩子去了這所高價幼兒園。
林琳覺得套路貸害人,但是總有些人為了自己的目的奮不顧身的投向它。
盧月聽說劉蓮發簡訊罵林琳的事情,十分的氣氛,當年她連座標軸都分不清的時候,是誰天天的給她輔導。
我跟你說,當年要不是你每天課間就給她輔導,她連個中專都考不上。
林琳卻再也不會為她煩惱,只說,那些都屬於我跟她的回憶,朋友也好,親人也好,那些回憶都是真的,那時候是真情實感就好了,過去的就永遠都是美好回憶了。
盧月在電話裡有些意外:“你這人這麼重感情,我還以為被她這麼胡攪蠻纏你能很難過,你居然想的這麼透徹。”
林琳說,你知道嗎?我現在在這個村,是一個貧困村,這裡的孩子都沒有鞋穿,很多孩子的衣服都已經舊的髒的看不出顏色,但是他們依然很樂觀,對未來充滿希望。
看到他們我就覺得自己擁有的太多了。
還有潘晴川,他父親是肝癌晚期,現在靠藥物抑制,他們每天還都在村裡忙碌著,都在為生活努力,而我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實在沒必要為一個不同路的人感到憂傷。
盧月心直口快的問:“就是你上次跟我講過給你錄歌的那個學政法的調音師!”
林琳沒想到過了這麼久,盧月還記得。
對,就是他,他現在拍影片種果樹也很棒。
這種讚美是不自覺就脫口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