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自從醒來的第二日,杜思錦便著了銀鷺去打聽杜嬤嬤的下落,近日杜嬤嬤才被人發現死在了破廟。
那破廟近日可是被人給直呼晦氣。原來當日,小廝少年並沒有直接把他們給終結了,而是在他們的房裡點了那窯子裡常用的合歡香,並且是用了十倍的量。
杜夫人在收到陌生小紙單的時候,便不動聲色地遣了身旁的丫鬟婆子去找杜嬤嬤,如此這番也算是在官府過了明路。
那破廟尋常也沒什麼人來人往,畢竟那裡供奉的神像因為年久失修,看上去殘破不已。
最主要的是:據說某一年,誰家主事的小娘子因為嫌路途遙遠,懶得去平安寺供奉,直接就在這破廟裡面上了供。哪知道,回家不久,小娘子一家就因為流寇作亂,一家人死的死,傷的傷,就算那活下來的人也傷了要害,一輩子都成了殘疾,失去勞動力。
如此這番,那破廟也就成了兇廟,那神像也成了凶神。
自此以後,人們對那破廟也是敬而遠之。
故此,當人們發現那死去的杜嬤嬤和漢子的時候,他們都已經長了蛆蟲,讓人噁心嘔吐不已。
待到那仵作來驗屍以後,得出了他們是濫用合歡香,又因為那杜嬤嬤藏著的軟銀包裹和首飾珠寶,眾人便知這是哪家的逃奴。聯想到前些時日,杜府備案家裡少了一個奴僕,有那心思聰慧的便著人去杜府管家前來認屍。
此時,前來瞧熱鬧的店家也認出了那男的便是當日前往他們香房買合歡香的街頭混混。
杜嬤嬤終究被人定了一個逃奴的罪名。杜府上下當然沒人願意替她收屍,雖然她抓錦姐兒的那事被瞞了下去,但是杜嬤嬤平常在杜府中並不得人心,被她欺負了的丫鬟小廝們巴不得她出事呢!
最後沒有辦法,杜府管家奉命出了三十兩銀子,在附近找了幾個手腳利索的莊稼人就地挖了個坑給埋了,又讓他們把那金銀珠寶撿了出來,全都捐給了平安寺。杜府又著人廣開糧倉,在城門口施粥三月,算是為錦姐兒積福。
畢竟,當初杜家失火,可是鬧得滿城皆知,大家也道杜府的心尖尖沒在大火中出事,也是個有福之人。
而破廟自然是被人一把火給燒了個乾乾淨淨。畢竟杜嬤嬤和那漢子的事並不光彩,甚至還敗壞了社會風氣。
如此這番,沒出多久,大家就將那奴僕給忘了個乾乾淨淨。
而林夫子那邊,自從得了杜夫人那三百兩銀子之後,他便在縣君那裡花錢買了一個師爺之位。
而等他到了任以後,卻發現這師爺算不得什麼,甚至還比不上縣太爺面前的小廝。
林夫子氣得在家怒罵了幾日,甚至還把自己氣病了。待到林夫人垂淚撿了幾副中藥將他給治好了以後,他便拖著乾瘦的身子出門了。
這一日,恰巧大街上一行人趕著兩輛馬車,丫鬟婆子小廝皆是穿著不凡,上上下下皆是喜氣洋洋。
林夫子有些奇怪,拉著旁邊看熱鬧的人一問,原來是京都來人接杜夫人回京參加老太太的壽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