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兜蘭的種苗,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一名
研究人員感慨。
然後戴上口罩和手套,用鑷子小心夾取培養基中剛長出兩片葉子的小小種苗,放入無菌更大的玻璃器皿,對這些連指甲蓋都不到的小苗苗進行分株培育。
“彩雲兜蘭的種子,先給足夠的營養,務必要保證它的存活率。”
“好的,組長。”
“周航,你先去處理鹿角蕨的孢子,以免失去活性。”
“這株麗江杓蘭已經開花,這幾天注意幫助授粉。”
“這個取樣袋裡是望天樹的種子,結果一段時間了,要儘快處理。”
“大家動作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能傷及這些果實和小苗。”
……
實驗室的所有人忙得不可開交。
這次帶回來的樣本是上次的兩倍,物種豐富程度也大大提升,包含很多科屬的熱帶植物以及國家保護物種,他們處理起來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見到葉晗過來,研究人員一一打了招呼,對園長佩服得五體投地。
園長去了一趟Y省,竟然拿回來這麼多珍貴樣本!
到底怎麼做到的?
那可是全國最大、物種最豐富的植物園,中科院研究所所在地之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多少植物園排著隊都申請不到。
這種感覺就像一個市級民營企業去中央部門做了一次深入調查,還帶回了人家的標誌性植物——龍腦香科的望天樹、坡壘、青梅......
外加二十多種國家保護蘭花(兜蘭全國野生種一共不到20種,帶回來10種?)......
???
這背景也太硬了吧。
怪不得實驗裝置和中央控制系統是國內最先進的。
他們越想越覺得是如此。
私人植物園沒準就是個幌子,真正的目的是研究珍稀植物的有性繁殖。
花間集在這方面的確不一樣。
其他科研中心的重點大多是組織培養、扦插等無性生殖手段,努力擴繁;而在這個實驗室,幾乎所有植物均以有性繁殖的方式,用種子培育來維護物種多樣性。
這種方式難度很高,至今無法做到批次培養。
但正因如此,說明這是一個新的研究部門!
蟄伏多年,待取得研究成果之時,將震驚整個學術界。
……
葉晗如果知道他們在想什麼,肯定非常無語。
太誇張了。
沒想到研究人員也這麼能腦補。
鬱博士安排好組內人員,和葉晗兩人來到實驗室的外間:“園長,現在植物種類和樣本數量都在提升,我們需要更多人手。”
目前植物園的植物超過1500種、4W餘棵,物種豐富程度不亞於市級植物園。
如今又引入了幾十種珍稀瀕危植物,它們的保育和繁殖是一件大事。
如果真的有相關科研成果出現,那別說是W市,放在省內、全國都具有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