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馨竹家是一棟典型的瑤家建築:兩層木樓,一層是火堂兼廚房。這火堂是多功能的,平常來客與主人就圍坐在火堂邊,或談天說地,或擺古哼歌。火堂上方有個鐵勾子,掛上鍋頭又可煮東西。一樓的東面有兩間耳房,那是專門接待客人的用房,賓教授就住在這耳房裡;二樓是主臥室和兩間耳房,耳房是給老人或兒子住的。另一間耳房向大門伸出的懸掛式小閣樓,便是瑤家有名的“吊腳樓”。吊腳樓是女兒的住房,特別是即將談婚論嫁的女兒,吊腳樓便是相好的小夥子從屋外攀爬上來與姑娘幽會的溫柔鄉。
賓教授跟隨盤馨竹上到她的吊腳樓,不錯,打理得相當整潔。
盤馨竹拿出幾張紙遞給賓教授:“教授,你見過這種文字嗎?這是我媽媽教我寫的。”
賓盛中一眼就認出是瑤族女書。
他故意逗她:“這是什麼文字喲,我認不來。”
“媽媽說可能是我們的瑤族女書。”
賓教授哈哈大笑:“其實我問過你媽媽,我也認為是瑤族女書。”
“原來你懂呀!賓教授,不許耍賴,罰你給我講講女書的故事!”
“這小丫頭,又纏上我了!”
玩笑歸玩笑,賓教授還是很認真地告訴盤馨竹,女書是一種標音符號,每一個字所代表的都是一個音。目前知道的,女書大概有七百多個字元,只有點、豎、斜、弧四種筆劃,用千家峒當地的瑤族土語可以將女書吟誦或詠唱出來,從中知曉字義。
“哎呀,我只會寫這幾個字,還不會唱誦呢。”
“不急,讓媽媽慢慢教你。”
“嗯。不過……那麼好看的字一定有非常好聽的故事。你先得給我講講女書的故事。”
賓教授睿智的臉龐帶著慈愛的笑容,將女書的傳奇故事娓娓道來:
相傳王母娘娘的么女叫瑤姬,她美麗聰明,王母娘娘很是寵愛。
有一天,瑤姬梳洗完畢,輕輕掀開紫霞紗帳,看見人間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田園阡陌,炊煙裊裊,人們或歌或舞,或耕或牧,生活得逍遙自在。
瑤姬很是羨慕,於是駕起祥雲,來到千家峒。雖然她與人間言語不通,可千家峒的瑤族姐妹們待瑤姬特別友好。
瑤族姑娘們描花繡朵,蠟染霓裳,個個心靈手巧。她們的繡花鞋、花邊裙、彩花巾比瑤池仙家的輕紗綵緞還要絢麗多姿。
瑤姬佩服得五體投地,拜了瑤家姑娘為師。
在交往和學習中,瑤姬覺得千家峒的瑤家姐妹什麼都好,可惜沒有文化,更不識字。
瑤姬便回到瑤池,把王母娘娘收藏的一套天書搬到千家峒。
她把這深奧的天書簡化成幾十個字元,用當地瑤語讀唱。這一來,瑤家姐妹個個都學會了。自此,這個簡化了的天書在瑤族女性中相互傳遞。
男人看不懂,讀不出,更不會用,所以稱作“女書”。
盤馨竹聽了以後,真純地笑了:“賓教授,學天書只和女人打交道呀?”
“傻丫頭,學天書是為人們開啟另一個世界的視窗。”
“啊……”盤馨竹似乎懂了。
在賓教授那裡,盤馨竹學到了不少知識,更激起了她的求知慾望。於是,賓教授行囊中的資料成了盤馨竹最感興趣的讀物。
賓盛中也非常喜歡這位勤奮好學的瑤家少女,他鼓勵她到峒外看看精彩的世界,開闊自己的視野,立志做一個改變家鄉面貌的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