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也是如此,簡連青對她選擇殺死自己的女兒的時候,說的那句話非常在意:
——我們還會再見的,連青。
在什麼情況下,一個殺手會對自己的被害人說這句話?
在什麼情況下,一個將要殺死自己女兒的母親會對自己的女兒說這句話?
在什麼情況下,母親會對自己將死的女兒說這句話?
——顯然是她認為自己的女兒不會死。
是誰給了媽媽這份信心?
是她信仰的a神。
包括之前媽媽找她單獨聊天的時候提到過的“永遠和我們在一起”,以及她被這個副本控制的時候說的那句“像是書裡那樣嗎?”都能佐證她的觀點。
媽媽似乎認為毒死自己的女兒、不,嚴重地一點說,是毒死自己的家人,能夠令他們永遠在一起;
而爸爸恐怕認為刺死自己的家人才能夠達成這一點。
兩種不同的死法應該和他們信仰的教派有聯系,簡連青並不關心到底是什麼樣的教義才會令他們選擇了不一樣的死法。
她關心的點、也是她認為哥哥這句話令人深思的點在於:
哥哥為什麼會認為他不經常待在家裡就能阻止爸媽的瘋狂行為?
要知道,簡連青的前幾次死亡可都是爸媽趁著哥哥不在的時候下手的。
就不說她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死亡了,那時候畢竟離哥哥回來也不遠了;
單單說她的第三次死亡,發生在6月21日,可是哥哥旅遊回來的時間是6月23日,期間間隔了三天。
這顯然不是哥哥能夠預料到的事情。
是誰給了哥哥離開這個家庭,讓家庭成員不再完整,就能阻止爸媽瘋狂行為的錯覺?
在簡連青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突然搶走了爸爸放在桌子上的小刀,朝自己的心髒刺去!
誰都沒有預料到簡連青會突然做出這種事情,哪怕是原來仍舊摩挲著自己小刀刀刃的爸爸都沒能從她手裡奪回自己的小刀,沒有人來得及阻止她。
那刺向她自己的小刀、距離她自己的胸口還有不到一厘米的時候,整個副本都靜了下來。
這種感覺似曾相識,簡連青在德信高中裡也體會過一次。
是副本boss降臨的感覺。
簡連青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個微笑。
她賭對了。
——是誰給了哥哥這種錯覺?
——是“我”給的。
這個副本真實發生的故事恐怕沒有簡連青經歷的這麼美好,四個人在餐桌旁把事情都說開。
結合她自己在副本裡度過的這幾天,她更傾向於爸媽到最後都沒能說開,兩個人抱著同樣的期望對家裡人出手,結果釀成了慘劇。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個副本的遊戲目標為什麼那麼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