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白綺一席話重拾信心的龍淵,做出決斷時,便已非昨日的龍淵。
這該如何形容比較恰當呢?
咬了一口擱置的蘋果,按照時間順序會發生的情況,只有腐爛,被丟掉。
經歷過流放之刑的龍淵,如果不想腐爛被丟進垃圾桶,只有拼命阻止屬於他的汁水流失。
但龍淵其實並不想做被咬一口的蘋果,他要證明自己是最好的蘋果。
是一顆不會因為傷害而流失汁水的金蘋果。
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關於呈現自己這件事,他需要十足的耐心。
冷靜下來的頭腦處理問題十分高效,龍淵第一時間想到王屋山上那位華蓋道人。
蘊真仙長曾對龍淵就天下之勢做出個人分析。
他說,人族與海族,本質上都是侵略性極強的存在。
原本龍淵並不贊同,但蘊真仙長隨後做出的解讀,卻令他啞口無言。
他說,人記性比較差,會因為生存環境的怡然,忘記對天道和自然的敬畏,而變得無所顧忌。而海族恰恰相反,會不斷掠取世界一切珍寶,以期供奉神明。
華蓋道人當時與蘊真仙長有所聯絡,聽聞此事,立即書萬字長文,圍繞人族和海族千萬年來的羈絆,表達出截然不同的看法。
龍淵有幸拜讀,令他印象深刻的有三點。
華蓋說人,之所以為人,渺小又堅韌。
因為力量微弱而敬畏一切,在不斷探索中吸取經驗,透過壯大族群的素質,成為可與神明抗衡的存在。
他說到海族,天賜勇力,神賜玄武,是受天地眷顧的寵兒,回饋神以珍寶實屬正常。
但太驕傲,無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就會被狡猾之輩趁虛而入。
華蓋並無明言海族不足之處,龍淵當時百思不得其解,便向蘊真師尊求教。
蘊真仙長但笑不語,只是指了指上方。
現在,龍淵被迫成為人海兩族的局外人,放開膽子猜到一個答案,此行便去尋華蓋道人,求證一二。
只是,當龍淵到王屋山下,逡巡多日無果,遍訪周邊民眾,終於開始懷疑華蓋道人是否真正存在。
或許,這是蘊真仙長給龍淵留下的一個考驗。
“松下問童子,你接下一句。”
“言師採藥去,繼續!”
“只在此山中!”
幾個孩童在街邊玩鬧,正興起,背起這首唐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