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嫣.新村疑雲》第一百二十二章 考驗你(2)
海棠道:“既然不能叫虎溪,又形狀如龍,附近的地名如龍會河、烏龍河等也都與龍有關。但此地名字卻與龍半點關係都扯不上,我看伏羲巖呈弧形,說不定這裡叫弧形巖的可能性還大些呢!”
馬大哥道:“叫弧形巖確實符合取名的基本規律,根據地形地貌取名是慣例,如圓頂山,人頭山,櫃子崖,月亮崖,手扒巖等。什麼時候用崖,什麼時候用巖,還是有講究的。崖,是指高達的山崖,懸崖峭壁的意思;而巖,則是指裸露的岩石,一般比較矮小,坡度也較崖緩些。如佛爾巖、呂仙岩等,垂直高差在50上下,而崖起碼都在100米以上。伏羲巖從谷底算至山頂,高差也在50米的上下。所以,用巖字名之是比較準確的。但就把它叫做弧形巖,似乎缺少點內涵,讓人感覺不到與此地的靈氣有任何的協調之處。好山好水應有佳名。”
半枝蓮道:“我認為叫胡姓巖也有點道理。就是不知道這附近胡姓人家多還是不多?苗支書,您曉得這裡胡姓人家多嗎?”
苗琳道:“多啊,這附近胡家是大姓。要不然我們去找找這個社的社長鬍一輪同志,他對胡姓巖這個名字是比較堅持的。曾經幾次到村上找我,請求為他們家附近的伏羲巖更名……我因為不懂,也沒有時間專門研究這個地名問題,所以就一拖再拖到了今天。也許胡隊長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吧……”
語嫣道:“苗支書的提議很好,我們不能閉門造車,我們的考察和研究如果不能與實際結合,就不會有真正的意義的成果。我們所確定的名字在群眾中間得不到認同,那我們不是白忙活了嗎?”
阿樂道:“那聽聽來自民間的聲音也是好的。如果民間的說法有道理且靠譜,那咱們就順水推舟做個人情,把這個地名確定為胡姓巖也許是本地老百姓的共同心願吧?”
馬大哥道:“那就請苗支書帶領我們一起入社進行實地調查訪問。胡一輪隊長的家在哪裡呢?”
苗琳道:“不遠不遠,就在前面1公里左右的公路邊的竹林裡。他旁邊的胡三萬家就是我聯絡的貧困戶,我多次去過的呢。”
順著公路走,很快就來到了社長鬍一輪家,兩隻黃狗一前一後衝大家叫喚。苗琳見大門緊閉,取出手機打電話給胡一輪:“胡隊長啊,我苗琳啊,你在哪裡?哦,在地裡啊……我們在你家門口呢……嗯,好的,我們等你哈!”
也許是狗叫聲打破了鄉村的寧靜,也許是心靈有感應吧。胡三萬從家裡出來,正好看見苗琳一行:“苗支書,您怎麼來了也不進來坐一坐啊?咱們倆可是結對幫扶的親戚呢……您該不會還嫌棄我家髒亂差吧?自從您號召我們做到四個好,我們這些貧困戶已經逐漸養成了愛清潔、講衛生,文明禮貌的好習慣,進我家參觀參觀吧?”
胡三萬是苗琳聯絡的精準貧困戶,想當初,第一次去他家,家裡亂七糟八的,下腳的地方都沒有,豬圈羊圈和雞籠裡的氣味特別難聞,廚房裡也有的濃濃豬糞的味道。這樣的一家人家,經過兩三年的幫扶,實施了危房改造,現在過上了好日子,住上了好房子,養成了好習慣,正在融入形成好風氣的大環境中。這就是精準扶貧的效果。苗琳道:“那好吧,這位是我們市裡來的馬主席,還有王董事長和段總經理以及兩位美女作家……讓他們進去了,做得好,她們會用她們的作品為你宣傳宣傳,令你聲名遠播,樹立起好的榜樣,說不定就有可愛的女人找上門來,你個人的問題就得到了妥善的解決……萬一做得差的話,你的臉可就丟大了,不只丟了你們社和咱們村的臉,也把咱們鎮和縣裡的臉都一起丟了……有信心讓大家去看嘛?”
胡三萬道:“怎麼沒有信心呢?這些年我得到了黨委政府和各級幹部尤其是咱們苗支書的大力支援和幫助,我得有感恩之心啊。我不能拉了咱們橋凼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後腿。我經常提醒自己,人家苗支書一個女娃娃,為了咱脫貧致富奔小康,多用心,多盡責呀,咱好意思不做好讓她在上級領導那裡挨批評嗎?我不能沒有良心吧,苗支書,您說對不對?”
苗琳道:“既然三萬同志盛情相邀,我們不去就顯得矯情了。胡隊長從土裡回家還有一段時間,我們還是先去三萬家看看吧。”
胡三萬攆走了胡一輪家的狗,等他把自家門前的狗被栓住之後,邀請大家進院裡去歇歇腳。
海棠進了院子,才鬆了一口氣,說:“我最害怕狗狗了,所以,緊張得連話都不敢說。”
半枝蓮道:“看來你做基層幹部的時間還是不夠長久,需要經歷補缺,像李佳那樣下派來農村做兩年的第一書記鍛鍊鍛鍊才行。”
馬大哥道:“不管你在農村生活多久,怕狗的人終究還是會怕狗的。我從小就怕狗,長大了學畜牧獸醫,就連為狗狗治病我都害怕,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習慣性恐懼吧?所以,我一輩子都不敢靠近它……雖然說夠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
語嫣道:“我從小生活在農村,而且生活了幾十年,我也怕狗。現在城市裡養的寵物狗我都不敢過於靠近,這就是馬主席說的習慣性恐懼吧?”
胡三萬的家雖然沒有裝修得富麗堂皇,但收拾得非常整齊清潔,基本上是窗明几淨,與苗琳剛到村上結對幫扶的時候差別太大了。苗琳非常滿意:“三萬同志,最近我道市委黨校參加優秀村幹部培訓學習三個月,沒想到你仍然堅持得這麼好。我要號召全村的貧困戶都向你學習,向你看齊喲。”
胡三萬道:“苗支書,您不曉得,雖然您沒在村裡,但咱們村的第一書記李書記,幾乎一有空就到處檢查,一旦發現哪家哪戶有困難,哪家哪戶沒有按照要求清理衛生和養成好習慣,她都要耳提面命,重三巴四地反覆教育我們。所以,我們村的每個貧困戶都一個標準,任何時候來檢查都是這樣的。我還不一定是做得最好的呢……不過,人家李書記說了,我是苗支書您聯絡的人,要是做得不夠好、煥馳得不夠好的話,就對不起您了!”
阿樂道:“三萬同志,苗支書聯絡你們家,為你們辦了那麼多實事和好事,我是你們苗支書的朋友,我想幫助你,不知道你需要什麼幫助呢?只要我辦得到,我一定幫助你的!”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語嫣.新村疑雲》第一百二十二章 考驗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