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這個時候,緊隨其後的第二輛馬車上下來了一男一女,正是少女的父親和母親。
“微臣見過辰王。”
男人年紀接近四十,下巴微方,濃眉大眼,長相很有正氣。
不過看他開口的語氣,已經行為舉止,也不難看出,他是個極為重規矩,又有些憨厚的性子。
“表舅不必如此客氣。”
蕭奕辰朝他點了點頭,面上淡淡的看不出情緒。
“給王爺請安。”
緊接著,男人身後的婦人也對著蕭奕辰福了福身,而後很自然的朝他笑了笑,“勞王爺久等了,多年不見,王爺長的愈發俊秀了呢!”
婦人年紀與男人相仿,但因為保養的還算不錯,看上去也不過二十七八的年紀。
這樣一副慈愛的表情,放在她的臉上,看著還真有幾分違和感。
尤其張氏生的一雙細眉加上微微上挑的一雙眼睛,乍一看邊給人一種十分精明的感覺。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張氏和她的丈夫可是完全不一樣,心思活絡的很,手段也是相當不錯。
正因如此,這麼多年她才能把丈夫管的死死的,硬是一個妾室也沒納過。
“表舅母過獎了。”
蕭奕辰冷淡的回應了一句,面上的表情雖沒什麼變化,但跟在他身後的蘇宇,明顯感覺到此刻他不太高興。
張氏卻是絲毫不覺,看著面前身材高大,面目俊秀又氣質不凡的年輕公子,面色愈發欣喜。
自己的女兒一直傾心於辰王,張氏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奈何那時候女兒尚且只有十二歲,年紀尚小,蕭奕辰也始終沒有對女兒表現出什麼特別。
且辰王自幼便有婚約,張氏在太妃面上明裡暗裡的打探過幾回,對方壓根就沒有讓自己女兒進府的意思。
無奈,張氏也只能把這個想法暫時擱置下去。
不久之後,因為丈夫突然接到調令,一家人匆忙到地方上任,張氏更是沒有時間思考這件事情。
這兩年瑤瑤年紀大了,張氏本也想在當地給女兒找一戶好人家,誰知那丫頭卻百般推辭。
思來想去,張氏覺得一家人遲早還會再回京城,晚兩年成親也不算什麼大事,於是給女兒尋親事的事情,便這麼擱置了下來。
年初一家突然接到上頭的訊息,得知丈夫再次被調回京城,張氏欣喜不已。
也就是這個時候,她才發現,原來女兒始終不肯答應尋一門親事,想回京城是假,忘不了辰王才是真。
路上,張氏偶然聽說了黎素失了清白,並且生下了個父不詳的孩子之時,唾棄鄙夷的同時,心中卻猛然生出了幾分喜悅。
趙氏知道,從前太妃不反對這門婚事,唸的是當初她與黎素母親的交情。
可如今黎素出了這樣的事,再怎麼樣的交情,太妃也不可能送人自己的兒子娶這樣的媳婦進門。
更何況,黎素的親孃顧氏早已去世多年,再深的情分,如今恐怕也淡了不少。
這樣的局面,對於她們來說,正是大好的機會。
想到這裡,張氏心中愈發得意,看向蕭奕辰的目光,自然而然的便生出了幾分丈母孃看女婿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