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素自然知道周舒怡打的是什麼主意,身為女人,這種時候怎麼可以退縮?
她雖然不會做詩,好歹看過唐詩宋詞,雖不至於記得三百,與花相關的還是能想起來幾首的。
周舒怡既然想玩,她奉陪便是。
雖說照搬古人的詩作不大好,還好這裡是個黎素從未聽說過的朝代,想來也影響不到正常的歷史發展軌跡。
這般想著,黎素起身朝皇后福了福身,道:“皇后娘娘,既然瑜修儀這般提議,不如您就給臣女個機會,臣女少不得要獻醜一番了。”
“哦?”
皇后顯然有些意外,探究的看了黎素一眼,見她神色認真,雖有著不太放心,還是點頭應了下來。
她能夠這樣說,想必還是對作詩有所心得的。
皇后看的很明白,對待黎素,壓根不能根據從前的那些傳言看待。
畢竟,從前了從來沒有人知道,黎素會醫術,且醫術十分高明。
“既然這樣,便依你所言吧。”
皇后放心不少,淡笑著頷首,目光經過周舒怡的時候,看得她脊背發涼。
周舒怡知道,皇后這是對自己有些不滿了。
不過她並不太放在心上,就算看在周家的面子上,莫說皇后,即使是皇上也不至於太過為難她。
黎素點頭坐下,挑眉看著面帶得意的周舒怡,“臣女卻是第一次參加這詩會,一時倒有些不知所措,看修儀娘娘如此胸有成竹,想必於作詩一道頗有些心得。”
聽黎素這樣說,周舒怡高傲的揚了揚頭,嘴上謙虛的話毫無可信度。
當然,黎素是一點兒也不介意現在讓周舒怡先得意一會兒。
現在把她捧的越高,待會兒打她臉的時候,她才會更疼。
“既然如此,還請修儀娘娘先開個頭,也好讓臣女再琢磨一會兒。”
聞言,周舒怡自然點頭,睨了黎素一眼,張口便來。
一首詩作完,周舒怡得意的朝黎素笑了笑,“如何,黎姑娘可想好了?”
黎素勾了勾唇,漫不經心的挑了挑腰間的玉墜,“如此,就在方才,臣女偶得一首,便請各位娘娘指點一番了。”
周舒怡冷笑著看向她,面上的得意險些掩飾不住。
想到一會兒,黎素說不定作出什麼樣讓人笑掉大牙的奇作,她便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黎素略想了片刻,便道:“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說著,她別有深意的看了周舒怡一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黎素話落,氣氛一時寂靜無聲。
顯然,大家都不太相信她真的能作出詩來,倒是有些意外。
相比之下,周舒怡震驚之餘,顯得有些心虛。
黎素那一句“一枝紅杏出牆來”,似乎是意有所指?
周舒怡心中惴惴,生怕黎素會把那日的事情說出去。
若那件事傳出去,即使有周家在,也絕對保不住她。
陛下不可能會放任自己的嬪妃對自己有異心,到時候,她最好的結局便是冷宮。
一時間,周舒怡除了後悔那日的衝動,便是害怕黎素的揭穿,倒有些沒心思理會眼前的狀況。
相比之下,早已紅杏出牆的蘭嬪則淡定的多,神色間不見絲毫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