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貧寒,尚有老母健在,我死以後,拜託諸公,替我照料!”
《建D偉業》片場,張楚倒在扮演於伯循的郭小東懷裡,兩人剛剛在《蘇乞兒》劇組合作過,一轉頭又在《建D偉業》劇組演上了對手戲。
“遁初,遁初,不會有事的!”
郭小東和另外一位扮演廖恩煦的演員不停的呼喚著宋遁初的名字。
要演好一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必須要了解這個人物的一切,之前在《蘇乞兒》劇組,張楚就查閱了大量關於宋遁初的資料。
這位仁兄與處在相同歷史背景下的其他風雲人物不大一樣,在東瀛求學期間,他沒有把主要精力用來搞政治,而是一直認真學習。
若據此就以為宋遁初就是個書呆子,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並不是漫無目的的死讀書,而是要精研憲政和法律。
而且,精通法律並不是他唯一的本事,此人身手敏捷、頭腦靈活、意志堅定,還很有特工天分。
慈禧和光緒翹辮子的前一年,他便大大的露了一次臉。
當時東瀛人又一個軍方組織長白山會,炮製了一份關於間島的偽證,想要以此來竊取中國的領土。
宋遁初也不知道從哪知道了這個訊息,孤身化名打入這個組織,併成功拿到了日本人偽造的假證據。
隨後日夜趕工,終於在東瀛人丟擲假證據之前,出版了一本名叫《間島問題》的書。
書中以嚴謹的邏輯,令人信服的證據,論證了間島地區自周秦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成功化解了倭寇的陰謀。
做這件事的時候,宋遁初只有25歲,一介書生不必生死,成功捍衛國家領土主權,頓時讓他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
若當年的滿清也有“感動大清十大人物”之類的評獎活動,宋遁初勢必高票當選。
據史料記載,袁大頭將宋遁初的英雄事蹟彙報給了慈禧老太婆之後,就連這賊婦也甚為感動,隨即發出最高指示,取消了對宋遁初的通緝令。
宋遁初因此成為唯一一個被慈禧認定為亂黨,卻又由她親自平反的人。
不過宋遁初並沒有因此便對慈禧感恩戴德,而是繼續堅持造反,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為顛覆滿清的事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清朝完蛋後,宋遁初並沒有鬆懈下來,因為驅除韃虜只是他的初級理想,他還有終極理想,對人治說不,實現依法治國,實現民主憲政。
這個終極理想就是他在東瀛精研憲政和法律的根本動力,也是他醉心於組建國黨的原因。
而就在宋遁初為了他的理想國度積極奔走,民主逐漸深入人心的時候,他萬萬沒有想到,危險正慢慢向他逼近。
1913年3月20日晚,宋遁初在上海火車站遭歹徒槍擊,身中3彈,送醫院後不治而亡,年僅31歲。
張楚在看那些資料的時候,也不禁在想,如果宋遁初不死的話,或許中國的歷史將會走向另外一條路。
後來的很多事情都不會發生,但這只是假設。
此刻,在《建D偉業》的片場,張楚也在試圖將自己完全代入到這個人物當中,當年宋遁初在瀕死的時候,會想到些什麼呢?
最初的劇本,宋遁初臨死之前交代於伯循和聊恩熙要繼續為民主憲政努力,張楚看過之後,覺得太假了。
沒錯,宋遁初確實是一位值得欽佩的人,一生都在致力於救亡圖存,讓中華重新強大,但是,臨死的時候,他最應該想到的,難道不應該是家人嗎?
尤其是多年未見,依舊過著清貧生活的老母。
所以在和黃劍鑫,以及眾多編劇討論之後,改成了現在這段話。
“停!”
張楚被扶著起身,用工作人員上前,幫著他脫掉了道具服裝,上面已經被炸點炸出了三個槍眼兒。
隨後立刻換服裝,等待去下一個場地拍宋遁初的遺像。
就在這個時候,張楚看到了一個同樣在做準備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