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冉閔戰敗被擒後,被押往龍城,在面對慕容儁的時候,兩人曾有過一次對話,慕容儁指著冉閔呵斥:“你就是一個下等的奴才,憑什麼敢稱帝?”
冉閔凜然不懼,答道:“亂世當道,爾等夷狄禽獸們都敢稱帝,憑什麼中原英雄好漢不能稱帝!”
一問一答,道盡了五胡亂華時悲壯,胡人和漢族人雜居年代,血染大地民不聊生,成王敗寇也不過是轉瞬間的事。
冉閔原本出生在漢人家庭中,被石勒相中後改名叫石閔,成了石勒侄子石虎的義子。
當時司馬家族的西晉王朝走向了衰落,也意味著動亂開始。
胡人輕視漢人,甚至屠殺漢人燒烤食用,把漢人稱為兩腳羊,一時間華夏危機,人口凋零。
想必在成長過程中,冉閔無數次經歷了血雨腥風,讓他對漢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冉閔掌管後趙兵權時立下了無數戰功,石勒、石虎死後,冉閔便變成了新皇的眼中釘,先後有兩個後趙皇帝害怕冉閔勢力過大,都想派兵將去殺他。
到了最後冉閔也是想明白了,胡人不可能真心擁護他,於是,他就下達了《殺胡令》:凡是斬掉一個胡人頭的漢人就有封賞,文官升三級、武官升牙門將。
結果一天內,鄴城的胡人被斬首幾萬人。
命令下達到邊關,軍隊中的胡人、羯人被迅速清洗,各城鎮街面上能見到的胡人也都身首異處,前後被殺的胡人有二十多萬,這其中肯定有被誤殺和冤死的,一些人只因為鼻子高、鬍鬚多也被當做胡人殺掉。
再後來,冉閔登基稱帝,恢復自己的原本的姓氏,並兩次與東晉聯絡,準備合作對抗胡人,收拾亂局,卻沒得到回應。
這時前燕大舉進攻冉魏,冉閔被俘。
慕容儁在審問冉閔時,發生了那次對話,一問一答之間,道盡了亂世滄桑。
可你倒是問啊!
上來給老子一鞭子是什麼意思?
周藝偉這鞭子抽在了張楚的肩膀上,儘管還穿著殘破的盔甲,能擋下一部分力道,可這一鞭子打過之後,還是火辣辣的疼。
張一謀沒喊停,張楚也只能接著往下演。
“這一鞭,不是大燕皇帝打的,是朕替壽兒打的!”
呃?
還給自己加詞?
既然張一謀沒有意見,那就證明沒問題。
電影中,慕容儁與冉閔結怨,便是因為石壽。
儘管求親被石虎拒絕,可慕容儁始終對石壽念念不忘。
在冉閔擊破匈奴王庭,迎回石壽後,慕容儁還曾遣使,只要冉閔能將石壽送於他,他便答應與冉魏結盟,互不攻伐。
“你也配提壽兒。”
張楚面帶嘲諷看著周藝偉。
“我不與你做口舌之爭,要殺便殺,但凡皺一下眉,便不算漢家的英雄。”
“英雄?”
周藝偉仰著頭,面帶不屑之色。
“你不過是一個下等的奴才,僥倖被石虎收為養孫,不思報效,卻屠戮恩人滿門,你這等人,也敢肖想稱王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