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松打量著劉施施,形象不錯,就是少了幾分靈動,做演員最要緊的就是眼裡有戲,看起來是有的忙了。
為了請動王金松,王景華可沒少搭人情,最後還是透過陳到銘,王金松才點頭。
這位雖然作品不是很多,但在內地影視圈絕對是大神一般的存在。
演過的每一個角色,無論大小,都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沒事偷著樂》裡面窩窩囊囊的三民,還有《誰說我不在乎》裡面那個神經病彈弓射手,一場戲迫使王志聞瘋狂笑場。
現在是京影學院表演專業的副院長。
“王老師,這就是施施,拜託您了。”
“別客氣,咱們……先聊聊。”
即便有陳到銘的面子,可王金松也不是什麼學生都收,還是要先看看人。
劉施施的形象自然沒得說,而且有舞蹈基礎,形體方面有優勢,就是那雙眼睛,總是飄忽不定的,感覺像是沒有聚焦,往後需要好好的調理調理。
他們這邊說著,江藝燕、劉一菲等人也在好奇。
“那兩個人是誰啊?好像和王老師挺求的。”
飯店裡本來就亂,又沒坐在一塊兒,王金松他們那邊說什麼,這裡根本聽不見。
“你們看那女孩兒,挺漂亮的,你們說的會不會是插班生啊?”
江藝燕說道。
剛說完,立刻有同學反駁:“怎麼可能啊!京影學院是那麼好進的嘛!要是隨隨便便就能收插班生,咱們辛辛苦苦的考進來的又算什麼?”
藝考的殘酷,只有真正經歷過的才知道。
幾千比一的錄取率,比高考都難。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考生湧入京城,可最終能被京影學院和中戲錄取的,加在一起也就那麼幾十個人。
每年因為藝考失敗要死要活的有,精神失常的也有。
就像那個同學說的,如果隨隨便便就能插班進來,他們付出的辛苦算什麼。
“不是你說的那種插班,我的意思是旁聽的。”
眾人聞言瞭然,因為每年都會陸陸續續的有找關係過來的旁聽生,和他們一樣上課下課,排練小品,接受專業老師的指導。
除了拿不到畢業證,享受到的資源和他們都是一樣的。
“咱們要不要過去打個招呼啊?”
江藝燕提議。
“算了吧,也不知道人家是幹什麼的,貿然過去,別再影響了王老師的正事。”
“對,吃飯,吃飯。”
眾人聞言,悶頭又是一通吃,距離月底還有十來天呢,下個月拿到家裡的支援之前,可能就這麼一頓肉了。
在回到王金松這邊,他已經大概瞭解了劉施施的情況,之前沒學過表演,但是已經主演了一部電視劇,其它方面的條件都挺好,就是給人的感覺有點兒木,如果參加藝考的話,估計能過初試,二試問題也不大,可終試基本沒戲。
小馬也說了此行的目的,不強求劉施施學得多好,只要讓這姑娘明白什麼是表演,學學唸白的功夫,最重要的是,知道怎麼找鏡頭。
劉施施坐在一旁,聽著小馬對自己的一通扒飭,心裡怎麼想的不知道,腦袋是越來越低了。
“我明白了,這樣吧,這個學期馬上就過去了,我最近忙著期末評定的事,也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