譁~~~
拉開窗簾,陽光照射進來,張楚的閉上了眼睛,好一會兒才適應。
連著三天,篇幅並不算長的劇本,張楚整整看了三天,人物筆記,劇情分析卻足足寫了幾萬字。
張楚也演過不少戲了,還從來沒這麼認真的對待一個角色。
陳永仁。
無間地獄裡的那隻羊。
一個一心只想做個好警察的可憐人。
生下來便被貼上一個“壞人”的標籤,卻始終心向陽光的好人。
關於他的一切都是複雜而矛盾的。
他為什麼那麼執著的想要做警察?
這是瞭解陳永仁的關鍵。
明明有那麼多選擇,可他偏偏對做警察充滿了執念。
而這一切都源於陳永仁對他的父親的憎恨。
憎恨的原因絕不止是因為他沒盡到父親的責任,和對不起媽媽這麼簡單。
而是因為,父親的存在給陳永仁帶來的一切負面影響。
即便劇本里沒有講述,但幾乎可以想象的到陳永仁的童年是怎麼過來的。
“別和那個孩子玩,他爸爸是黑澀會”,“離那個孩子遠點,他爸爸是壞人”。
這樣的場景,必定是伴隨著陳永仁的童年,並且時時刻刻給他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陳永仁這一生對他爸最大的仇恨,最大的創傷,就是他爸給他帶來的“壞人”標籤。
所以陳永仁才那麼極力的撇清他和他父親的關係,近乎發狂的要驅散所有的黑暗,因為他受夠了被黑暗籠罩的生活。
可是,就在陳永仁考入警校後,卻沒能等來他期望中的光明。
表面上的理由是陳永仁於受訓期間不守紀律,實際上卻是警方借陳永仁的身世,派其深入犯罪集團做臥底。
被身邊的人誤解、排斥、遠離,忍受著所有的委屈,可陳永仁依舊心向光明。
他始終牢記著自己是一名警察,竭盡全力去完成上司交給的任務。
可是身處狼群之中又怎麼可能獨善其身。
長時間的臥底生涯,讓陳永仁從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變成了一個憔悴疲憊的中年人。
這種痛苦,陳永仁足足體會了近十年,可是作為一個在黑白交匯地帶行走的人,他卻沒有選擇,孤寂是他唯一的朋友。
陳永仁非常有能力,他就成為了韓琛最信任的手下之一。
這是他做臥底的成功,卻是他做自己的失敗。
能培養出這麼出色的臥底不容易。
所以,陳永仁過的永遠是和“仁”背道而馳的日子。
自己不想做的事,做得越好,越難脫身,可他也沒有選擇。
如果他做得不好,也許結局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