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避重就輕的做法,讓警隊有些不理解,同樣也讓外界沒看懂,認為他這是在胡亂瞎搞,浪費時間。
然而,沒有人知道,此時的劉鐵,其實心中早就已經有了一盤大棋,這這盤棋能否下好的關鍵,就在於能否找到吳崖的下落。
為了找到吳崖,劉鐵再一次主動找到了舞蝶衣,儘管他對舞蝶衣的身份存疑,甚至肯定舞蝶衣這樣的女人,不可輕易取信。
江湖有江湖的規矩,江湖事江湖了,警方有警方的法度和程式,按說本不應該攪和在一起,可為了命案能夠儘快破案,有時候劍走偏鋒,用一些非常手段,用一些非常的人,也未嘗不可。
劉鐵這個時候,冒險與舞蝶衣接觸,又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他相信舞蝶衣擁有常人沒有的能耐,上一次活屍的事情,便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而另外一方面,自然是與一件舊案有關。
在劉鐵還是基層片警的時候,就聽說了湯家大小姐當年自殺香消命殞的流言,儘管沒有親自參與此案的調查,但是有關大小姐鬧鬼一說,可謂是傳遍了整個江海。
紅衣女鬼鬧鬼一說,一時間讓江海陷入了恐慌之中,但隨著時間的消逝,這件事也就慢慢的讓人淡忘,不再提及。
可是這起案子的卷宗,依舊留在了江海警方,而且卷宗上面,清晰的標記著‘懸案’兩個字,也就是說這個案子,與‘花語案’一樣,同樣成了無頭懸案,至今未破。
正是出於好奇,劉鐵做了一次大膽的推演,紅衣女鬼,與後來的‘花語案’會不會有著什麼直接的聯絡呢?
當然,這僅僅只是劉鐵做的有罪推論而已,不能作為破案的關鍵,也不能輕易提出併案,以免干擾了‘花語案’的進展。
不過,在湯若雅自殺案當中,劉鐵想起了一個人,那便是當時為湯若雅收屍入殮,整理遺容的餘火。
在想起了餘火的同時,有一個細思極恐的地方,讓劉鐵困惑至今。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湯若雅的自殺,懸而未決,先是湯道義失蹤,緊接著餘火也失蹤了,二人杳無音信至今,依舊沒有任何有關二人的下落。
不僅如此,劉鐵還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湯道義失蹤以後,湯家上下並沒有人報案,也沒有人費勁心思,全力去尋找。
如此反常必有妖,劉鐵斷定,湯家這裡面,一定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湯道義的失蹤,或許還可以理解為家族內鬥所致,而餘火一個江湖術士,本不該牽扯其中,卻這麼無端的憑空消失,不得不懷疑到湯家的頭上。
基於這個猜測,劉鐵並沒有妄加揣測,也沒有莽撞行事,而是找到了舞蝶衣。
舞蝶衣心裡面裝著劉鐵,儘管沒有讓劉鐵察覺,可這份心思,卻讓她一次又一次的違背遺巢禁令,冒著巨大風險,暗中幫助劉鐵。
舞蝶衣並沒有說出吳崖的藏身之處,而是引薦了一個人,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柳無聲。
柳無聲雖已淪為‘鬼籍’,可他在江海也算得上是有名有號的人物,他‘柳半仙’的名聲,儘管有些牽強,可終究在江海還是管用。
只不過柳無聲現在附身於人,與之前的面貌有些改變,不過應付劉鐵,只要說是易容,便可以輕鬆的帶過去。
有了柳無聲的支援,劉鐵自然是多了幾分勝算,雖然無法還原當年卷宗當中所記載的全貌,但柳無聲也是當年的參與者,在湯若雅的葬禮上,他和餘火還有過正面交手。
往事不堪回事,如果不是出於舞蝶衣的面子,柳無聲根本不願提及當年的醜事,尤其是在警方的面前。
當年柳無聲在餘火面前,可謂是完敗,不僅一敗塗地,而且還敗得的一無所有。
面對不堪的過去,就好比在舊傷疤上撒鹽,讓人疼痛的根本無法面對,柳無聲是人,而不是神,自然有些難以啟齒。
劉鐵似乎看出了柳無聲的顧慮,繼而說道:“柳先生,當年你和餘火的那場對決,我知道你有你的難處,你只管挑你願意說的,至於你不願意提起的,我們警方絕對不會強求。”
劉鐵是警察,知道強人所難的後果,為了打消柳無聲的顧慮,劉鐵主動提醒了一下柳無聲。
“當年的事,不存在願不願意的問題,都過去那麼久了,其實我早就已經放下了,再說了,跟一個死人計較,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
柳無聲口中的死人,自然說的是餘火,儘管他知道餘火並沒有死,而且跟他一樣,附身於人,過著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
“你是說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