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想自己將責任攬下,把貴妃殿的人搶皇后晚膳的事一筆帶過,結果這個老不死的,卻是揪著不放。
這讓攝政王如何高興的起來!
攝政王越是如此,越發的表明是在掩飾什麼。
事關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怎麼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東方秉政故意和攝政王掰扯。
難不成這其中有什麼見不得人的隱情,攝政王害怕昭告天下?
你!
東方秉政一針見血,攝政王無話可說。
氣得一甩袖袍,道:本王知曉親王因何與本王針鋒相對,本王不會與你一般見識!
雖然被封為攝政王,但是在東方浩辰面前攝政王一直自稱‘微臣’,也就在東方秉政面前自稱‘本王’,意思是自己也是王爺,不比東方秉政這個親王官職低。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你越是想掩飾,別人就越是好奇。
尤其是那些不知情的朝臣。
還是東方秉政這一派的。
攝政王,微臣覺得親王說的有道理,既然是關乎兩位娘娘,那便不應該牽扯不清。
就是,微臣也覺得,若是有什麼誤會還是應當儘早解決的好,免得拖得久了,心生嫌西。
攝政王,你不是要向皇后娘娘討個說法,今日正好眾愛卿都在,也好做個見證,免得攝政王覺得朕偏袒哪一個。。
東方浩辰威嚴開口。
此時的攝政王有些騎虎難下,朝堂之上不比後宮,眾群臣面前他總不好用自己的優勢壓制陛下,給人留以‘居功自傲’的話柄。
去將昨日前去御膳房的公公傳來。
東方浩辰顯然也沒有徵求攝政王意見的意思,直接下旨將昨天跟著春兒一同前去御膳房取午膳的兩個小太監傳上大殿。
兩個小太監跪在大殿上,將昨天的事一五一十講明,包括喜兒強奪御膳房燉給皇后娘娘額雪蛤,還對皇后娘娘出言不遜。
兩個小太監講完,東方浩辰淡淡睞向攝政王:剛才兩個公公的話,攝政王可是聽見了?
貴妃殿裡的奴婢不僅強搶朕賜給皇后的雪蛤,還膽敢以下犯上,辱罵皇后,這樣的奴婢,皇后將她帶去常寧宮處置又有何不妥?
東方浩辰字字珠璣,殿上的朝臣也都議論紛紛,說是貴妃娘娘對手下的奴婢太過縱容,以至於冒犯主子,沒有一點規矩。
那奴婢是貴妃貼身侍女,奴婢犯錯,也是主子教導無方,所以皇后帶人前去貴妃殿興師問罪又有何不妥!
認證都已經擺在面前,然而攝政王還是死不肯承認。
義正言辭道:陛下,這些個奴才都是皇后宮裡的人,當然是向著皇后娘娘說話的。
也罷。既然攝政王這樣認為,那麼便將御膳房的活計傳上大殿。
攝政王本打算是要叫幾個貴妃殿的人前來做佐證,兩方各執一詞,就算是天皇老子,也無法定奪孰是孰非。
沒想到東方浩辰直接封了攝政王的路,下旨將御膳房的活計傳來。
御膳房隸屬內務府,和後宮嬪妃扯不上瓜葛,所以也沒有必要幫哪一方做佐證。
陛下開了金口,攝政王就算是想也不敢阻攔,只能硬著頭皮等候傳御膳房的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