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高先達便開始說一些剿滅天地會的事情。
他現在是天地會的總舵主,所以他知道的資訊可謂是遠遠地超過在場的各位。所以他的計劃也總能切到重點之上。
這些官員們雖然平素總是高喊著剿滅叛賊的旗號,但是就算沒被平南王腐化,但是也已經習慣了由平南王來管事情。剿匪的事情,他們倒還真不知道多少。
所以高先達所說的觀點,在大家看來倒還算是新穎。這些官員還真的以為高先達是一位志在剿滅天地會的英雄好漢。
不過高先達一邊說,一邊看著大家臉上的表情。
見各位官員大多一臉茫然,少數中還有些許崇敬之情,高先達不由得嘆了口氣。怪不得平南王能夠控制整個廣東,原來朝廷派來的這些人,淨是一些尸位素餐之輩。
高先達已經大機率能看得出來,這些人都是些什麼玩意,各自的特色如何。
當然,高先達為了進一步求證,還象徵性地諮詢了一下在場各位“聽眾”們的意見。
這些人的說法不一,但是中心思想確實在繞著圈子地捧高先達。
高先達在京中見多了官員,特別瞭解他們這種阿諛奉承的為官之道。他們即使看起來義正言辭地好像是在批評你,但是實際上卻往往是繞了個圈子來拍馬屁。
高先達聽了一圈發言,不由得感覺到更加的嘆息。
但是坐在角落的一個小官,卻發表了不同的觀點。
“大人,我覺得此事不妥。”他也是一樣,先從反對的角度來切題。高先達都懶得理他。
“我以為,天地會之亂,首在福建,其次在廣東。這兩個省之所以會成為天地會的爆發區,一來是因為地形之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朝廷和平南王之間不和。”他說道。
朝廷和三藩勾心鬥角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卻沒有人敢直接說出來。
這還是第一個人敢站出來,敢點破這一點。他如果不是一個二愣子,就一定是另有高見。所以高先達便對他多注意了一些,抬眼看了看他的桌牌,上面寫的是香山知縣姚啟聖。
香山縣是廣州府下設的一個縣,覆蓋現在的中山、珠海、澳門以及廣州市的南沙區。因為靠海,所以也有幾個港口。但是因為清朝施行海禁,所以這種靠海又不能吃海的縣,就算是一個窮縣了。
姚啟聖這次是到省城彙報工作的,正趕巧發生高先達奪權的事件,所以他也被一併地請了過來。
高先達便道:“這麼說來,你認為我將僭越的假提督殺掉是因為朝廷和平南王不和嘍?”
高先達也轉移了一下話題,直接將話頭引到自己身上,想看看姚啟聖怎麼回答。
姚啟聖便道:“微臣不敢。微臣只是認為,皇上富有四海,兵力廣大;平南王手握重病,永鎮東南;天地會只是一幫江湖上的草寇,縱然有臺灣的暗中支援,但是卻隔海相望。我們既打不過去,他們又打不過來,其實能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如果不是因為朝廷和平南王之間互相拆臺,天地會這種小問題哪能到現在還解決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