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熊聽了康熙的發問,連忙起身,跪倒在地,高聲道:“皇上聖明,家父忠心,可鑑日月!家父一直以來替聖上守衛西南邊陲,專心剿匪。每日早晚,燒香唸佛,祈求上蒼保佑皇上和太皇太后,保佑我大清江山一統萬年啊!”
康熙見狀,微笑了一下,並沒有質問的意思,只是輕輕笑了笑,道:“你們做的事情,我哪還能不知道啊?”
吳應熊不敢作答,只是跪伏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
他本來頗有世子的氣度,出外行走排場也很大。其實本來見了康熙也能夠做到進退有度,不失禮節。
但是這些天來,他在高先達的軍營裡頗受了些苦頭。先是在賭酒的過程中,被高先達灌了三碗烈酒,喝到不省人事。隨後還遇到了天地會的刺客。
這些刺客下手也真準,竟然將自己身邊的護衛全都殺死了。就連平西王重金請來的三大高手也在那天晚上失去了蹤跡。可是驍騎營的官兵們竟然沒有什麼明顯的損傷。
吳應熊很難不把這件事歸咎到康熙的授意。
接下來,高先達的行為更讓他感到琢磨不透。一會兒宣佈禁足令,一會又解禁了。一會開拔行軍,一會兒又下令停下。而且高先達還時不常地就消失幾天,誰知道他在幹什麼。
高先達在的時候,對吳應熊很客氣,有什麼事情還能有個照應。但是他不在的時候,就沒有人搭理吳應熊了。連他的下人也被自動隔離了開來。
吳應熊平時都是被丫鬟伺候慣了的人,這時候突然就剩他自己一個人了,他都有點生活不能自理了。
而且這些軍兵在得不到高先達的命令的情況下,不接受任何人的統領。常常以防止有人洩漏機密為名義,選擇性地忽視吳應熊的呼叫,將吳應熊鎖在帳篷中。
所以吳應熊動輒就是好幾天吃不上飯,外加便桶幾天不換就容易冒出來,整個生活環境一團糟。他生活得非常水深火熱,整個人都抑鬱了。也不知道高先達是不是故意的。
偏偏高先達回來之後,往往還大宴賓客,每次都叫上吳應熊。
高先達本身又沒有什麼過錯,吳應熊剛想跟高先達抱怨幾句,高先達就主動不停地敬酒賠罪。
一般這時候吳應熊都是餓的夠嗆的時候,高先達上來不讓吃飯,一個勁的就是勸酒。高先達勸完酒,就是各層級的將軍以及三斤等人過來勸酒。什麼五花八門的理由都有,反正就是喝!
在這一幫如狼似虎,心直口快,卻又有暴力傾向的人周圍,吳應熊也不敢反對啊。他剛說幾句推辭的話,就有將軍掏出刀子來說:“大人,我為了您保護您的安全,出生入死,砍死了2個天地會的反賊,還捱過一刀!您竟然這麼不給我面子,那我就死在你面前罷了!”
如果這是在平西王的地盤,有人敢這麼說話,早就被吳應熊的護衛亂刀砍死了。
但是這裡是高先達的地盤,高先達面對犯上的下屬,竟然不反對,也不拉架,還說什麼:“嗯,如果世子真的不給面子的話,你就自盡了吧!我給你追認一個烈士!”
這分明就是在推波助瀾嘛!
誰也不傻,那個人刀子都掏出來了,離吳應熊就這麼一米多的距離,他說要自殺,誰信啊!
他就算是自殺,恐怕也得先砍死吳應熊這個不給面子的吧!
就算他是真的自殺,吳應熊也得被崩上一身的血啊!而且三軍將士肯定得說是吳應熊冷血無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