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衡學宮 東銘閣
姜昭聚精會神的坐在自己的老師陰陽正面前,準備著今天的學習。
時隔一月,陰陽正老師終於要教授自己秘法的學習。
秘法,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的稱呼,秘術、咒法、法術、方術……零零碎碎十幾種叫法,但核心之處只有一點……
以一已之力撬動天地之力。
武學之道,是把人力發揮到極致,不斷的強化體魄,最終達到以肉身成聖的地步就已經是極限。但和天地之力相比,一人之力是何其弱小,天雷地變、風雪漫野、洪濤滾滾……與天地威怒相比,人力實在是太小了。
而秘法,便是那個撬動天地之力的那個支點。
陰陽正端坐在主位之上,望著躍躍欲試的姜昭說道:“今天陰陽正為公子講學秘法之前,可否請公子回答在下一個問題。”
“先生請講。”
“在你的眼中,秘法意味著什麼。”陰陽正微笑道:“你不必現在回答,但在我正式的教授你第一道秘法之前,你需要回答我這個問題。”
姜昭乖巧的點點頭。
“既然如此,那我便開始為公子講解秘法修行。”陰陽正嚴肅的說道:“首先,所有秘法修行之前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條道路的盡頭在哪裡?”
“和武道修行不同,秘法層次的高低在於你本人對天地萬物的理解,咒語儀式這些反倒是次要的。一道火咒,初學之人使用也許只是火光點點,但在大宗師手中卻可以焚山煮海,這就是他們撬動天地力量的不同。”陰陽正異常堅定的說道:“天地之力,這是世間最大的偉力,群星斗轉、潮起潮落、海納百川、甚至是光陰逆順,你所見到的一切事物衍變發展都是這個世界的偉大力量。”
陰陽正說道:“所以,你首先要記住,秘法的盡頭在哪裡?秘法的盡頭便是這天地萬物。”
“弟子謹記。”看到陰陽正如此嚴肅,姜昭不敢怠慢。
“但對於你而言,世界的盡頭太過遙遠,我不如給你定下一個遙不可及到卻可以肉眼看到的目標。”陰陽正欣慰的笑道:“秘法修行這條道路上,總有一些高峰屹立在後輩之前,如果你真的踏上修行之路,當以他們作為目標。”
“南陳姬弘、荊楚羋山、榕君、焐木氏……或許還要加上一個夏炆。你暫時無需知道他們是誰,但你要記住這幾個名字,他們是天下秘法士的榜樣。”
沉默片刻之後,姜昭突然怯生生的開口道:“那麼……大尊哪?”
陰陽正愣住了,隨後說道:“大尊嗎?他對你而言太過遙遠,遙遠的如同世界的盡頭一般。”
……
深夜,姜昭盤膝坐在一張竹蓆之上,開始了第一次“自我思”。
從今天開始,他每天晚上都需要進行冥想,以求自己完全進入到“自我思”的狀態。
按照今天上午陰陽正所教授的所說,所謂的“自我思”是秘法修行的大前提。將自我的意識從思想之中抽離,隨後將“自我”投入到世界之中,再然後就需要以“自我”去撬動這個世界。
把秘法視為一個支點,把自己的精神視為一根槓桿,把世間萬物視為巨石,當三者達到完美的平衡時,自我的精神就將藉助秘法撬動這個世界。
人體三寶,精氣神,武道修行以三寶之中的“精”為入門,逐漸打破體魄的極限,慢慢的在人體產生可以被駕馭的內勁,傳說到了武瑕那個境界,甚至已經摸到了精神相合的地步。
而秘法的修行則更加註重神上的修煉,駕馭世界的力量並非易事,天地的浩瀚經常讓一些意志不堅定的人在修行之中變得瘋魔,而在秘法修行的後期,強大的精神往往也能開始反哺身軀。
姜昭深吸一口氣,按照陰陽正的教導開始嘗試進入“自我思”的狀態。
忘記自我的存在,將呼吸、心跳等肉身的活動交給本能來進行,把“自我”從肉體凡胎之中剝離,而後投入到這個世界之中。
深吸一口氣後,姜昭按照陰陽正所教授的心法開始了嘗試。他現在修習的其實應該算是陰陽五行家的心法,姜昭也問過陰陽正這樣是否算洩露陰陽家的絕學,陰陽正卻說沒有大礙。
按照這門心法的簡述,修行者需要在冥思之中把自我意識想象成為天地陰陽五行的一部分,而後反覆迴圈五行相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逐步把自己的精神與天地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