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良宵現在就是:後悔,非常後悔。
她捂著心口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整個人卻已經猶如丟進了沸水裡的蝦,“我是讓你想過辦法把他弄過來,沒讓你說我快死了啊!你看不出來我活蹦亂跳到可以生啃一頭牛嗎!”
翡翠開始嚶嚶嚶,最後委屈巴巴地說:“都怪那街上說書的。”
祝良宵一頓:“說書的?”
翡翠點點頭:“就是那說書的,那人說什麼三十六計,苦肉計也為上策呀,奴婢剛才去北鎮撫司的時候,衛大人的護衛好像很同情我呢,他肯定會幫我美言幾句的。”
這一點翡翠倒是信誓旦旦,在她看來,那個護衛長得挺好看,但顯然是個木頭性子,她隨便說幾句那護衛就信了,這證明什麼?這證明衛大人說不定和那個護衛一樣,是個呆呆的木頭。
祝良宵望著翡翠,望著望著便嘆了口氣:“是我忘了。”
翡翠滿臉茫然:“忘了什麼?”
祝良宵想說,忘了如今的你還是個憨傻的丫頭。
她重活一世之後,許多事情還是沒有理清楚,自己都還身處迷霧之中,便忘了很多東西,比如方姨娘,比如翡翠和鴛鴦。
翡翠和鴛鴦是從小就跟在她身邊的丫鬟,從生到死,總共也沒過上幾天好日子,翡翠性格跳脫,鴛鴦卻是個相當沉穩的丫鬟,不管是在京城還是在邊關,她辦事永遠都是最妥帖的,可這兩個丫鬟卻在後來祝家傾頹時,一前一後去世了。
翡翠死的時候,她甚至都不知道。
那時候她正帶兵前往京城,翡翠突發疾病半途找了個地方落腳,後來她就再也沒見過翡翠了,那天晚上的雨下得很大,鴛鴦紅著眼睛告訴她,翡翠得了惡疾,只病了三天就去了。
那時的祝良宵身著甲冑,桌前擺著佈防圖,茶香嫋嫋,她盯著圖紙看了許久,但最終還是一筆也沒落進眼底,她時常會想如果當時沒有讓翡翠半途休息,會不會結果就不一樣?哪怕無法改變,那她至少可以見到翡翠最後一面。
後來那天晚上鴛鴦來給她擺放書卷,祝良宵忍不住啞聲問她:“你可曾怨我?”
向來穩重自持的鴛鴦居然瞬間紅了眼睛,也不知是忍了多久的心結,“怎能不怨?”
是啊,怎能不怨,普通人家的丫鬟,就是再不濟,也能到了年紀,和一個知根知底的安安穩穩過完這一生,可鴛鴦和翡翠偏偏跟著祝良宵,祝良宵是滿身風光了,可她們卻是那個真正在背後嚐盡了苦楚的人。
鴛鴦則是在祝家徹底倒臺的前一天死的,那時候祝永年剛剛故去,整個祝家亂成一鍋粥,鴛鴦是祝良宵身邊的丫鬟,自然也被多方注目,可明明在那之前祝良宵就已經提前替鴛鴦鋪好了路。
已經死了一個翡翠,她不願意再讓鴛鴦重走一遍。
她替鴛鴦安排的很好,她給了鴛鴦銀子,甚至替她聯絡好了邊關的舊部,天高皇帝遠,她是沒有未來的,但鴛鴦可以有。
可是祝良宵萬萬沒有想到,背後之人比她想象的還要陰毒,鴛鴦被當胸一箭射死,就死在祝良宵的眼前。
現在回想起來,鴛鴦執意不肯離開京城,是想和她一起死,還是覺得此事還有轉圜的餘地呢?祝良宵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