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帝不由一陣自責,“照兒,實在抱歉,朕見你專心致志就沒打擾,只是看到這詞實在是妙才情不自禁的,照兒莫怪父皇,照兒,這詞是誰作的”?
朱厚照搖搖頭,心裡默唸:“太祖,您大人大量,莫怪厚照剽竊”。
“回父皇,這詞是兒臣閒來無事所做,兒臣學識淺薄,信手塗鴉之作,讓父皇見笑了”。
“照兒,這詞送給父皇如何”?弘治帝開口索要。
“父皇喜歡就好”。
“那你落個款”。
“這就不必了吧,父皇”。
“不行,必須落款,父皇要裝裱起來掛在乾清宮”。
“照兒,明日殿試,殿試考題一般都是時策,照兒可有想法”?等到朱厚照落款後,弘治帝示意蕭敬收起來。
朱厚照沉吟了一會,“父皇,兒臣估計父皇準備的考題是‘稅制’吧”?
弘治帝不置可否的點點頭,“兒臣想到了,那考生們也會想到,畢竟稅制是近期朝中力推的時政,考生們會在這上面下功夫。只是如此一來,就難以比較了”。
弘治帝點點頭,“朕也想到了,所以才來問問照兒”。
“父皇,不如考‘戶政’吧,太祖定製的戶政,在初期是可以讓百姓能按照朝廷的分配製度進行生活,但戶政沿用至今已不適用,主要是框定了百姓,導致浪費勞力,就如太祖初期一個農戶四五口人就可以耕種三畝天,幾代傳承下來,農戶家裡人口多了,十幾口人還是耕種那三畝田,這就浪費了勞力,同時三畝田也無法供養這麼多人口。既然看到了問題,就要去解決這些問題,兒臣思考後,認為戶政改制有益,可解放勞力,提高百姓的積極性,就如兒臣西山那裡,急需匠戶,但實際上工部的匠戶數也嚴重不足,所以兒臣近日在思索戶政如何改制才能符合當前實際情況”。
“唔”弘治帝治國思路本就開放,不拘泥守舊,敢於否定祖上不適用的時政,又重視司法,廣開言路。幾次接觸後,朱厚照便敢對著弘治帝侃侃而言,大膽提出弊政改革。
弘治帝又細細問了戶政改制的要點,得到滿意答覆後,弘治帝令朱厚照起草章程,擇日和內閣討論。臨離開之際,弘治帝張了張口,似乎有些話想說出口,隨後還是默不作聲擺手離去。
如朱厚照猜測一樣,大多數考生都以為本次殿試策問考的應該是稅制改革,都下苦功夫研究,並前往稅部瞭解稅制具體內容和實際操作。只有王守仁無所事事,到處溜達,常拜訪京城的道觀寺廟。唐伯虎和徐經經過科舉舞弊案一事,被叫去禮部告誡,再也不敢喝酒高談,老老實實呆在客棧苦研稅制。
殿試的時候,朱厚照帶著楊一清前往西山,並未跟隨弘治帝前往保和殿。經過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開始頒發策題,考生們看到考題是戶政改制,執筆哀嘆,不知如何下筆。王守仁稍稍詫異,他本也覺得殿試策問應是稅制。戶政改制,有意思,王守仁閉眼思考一會,隨即執筆,洋洋灑灑。
而唐伯虎和徐經則皺眉深思,良久方才堪堪下筆。
西山衙署,朱厚照召集所有工匠,宣佈:“由今日起,所有工匠進行分級,壹級工匠月銀三十兩,貳級工匠月銀二十兩,叄級工匠月銀十兩,學徒月銀五兩,現所有工匠均按叄級處理,分級按照工匠的手藝進行評定,經本宮評定後晉升。另本宮鼓勵工匠學習識字,特聘請秀才進行教授,每日酉時在衙署的學堂授課,有空的工匠都可以來此學習,免費的”。
朱厚照轉身從劉謹手上拿出一大疊圖紙,“這是本宮設計的圖紙,你們都可以看看,誰可以按照圖紙打造出來,符合本宮的工藝要求,均可晉升為貳級工匠,不識字可以詢問這裡的吏員,他們會為你們解答,打造成功後可到衙署申報,本宮在此說清楚,西山以後需要大量工匠和學徒,只要有手藝勤勞,本宮歡迎之至,你們若是有相熟的人均可介紹進來,考核成功就可成為西山的一份子,但若是憊懶之人,那就別怪本宮心狠啊”。
眾工匠被朱厚照開出的豐厚條件驚呆,壹級工匠月銀三十兩,即使是學徒都有五兩月銀,現在每個工匠在西山的日子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春節的時候拿著朱厚照的賞銀購置了很多東西,孩子的新衣,過年的糕點、豬肉、美酒等等,狠狠的過了個肥年,換做以前都不敢去想象,匠戶家裡都給太子殿下立了長生牌,感恩太子殿下帶給大家的好日子。而剛才太子殿下更是說現在大家都是什麼叄級工匠,那每月不是有十兩銀子嗎?這不是比之前的月銀又翻了一番嗎?
工匠們齊刷刷的跪在地下,高呼太子殿下千千歲,劉謹及身後一眾小吏和秀才更是眼紅,眼前的這些工匠曾是自己正眼都不會瞧一眼的,現在竟然每月掙得月銀都比自己多。如果換做是別人這樣對待工匠,小吏和秀才肯定是拂袖而去。但這是大明太子,誰敢指責太子?
等太子殿下離開後,不少手藝好的工匠紛紛進入衙署索取圖紙,看太子殿下需要打造什麼。朱厚照回到衙署,坐在正中,劉謹等人眼巴巴的看著太子殿下,朱厚照笑了笑,“你們也別眼紅羨慕這些工匠,他們乾的是辛苦活,掙得是辛苦錢,若是你們有這能耐,我也給你們同樣的月銀。不過你們也別沮喪,你們我也考慮到了,雖然沒有工匠多,但也比外面高很多了,吏員和秀才暫定月銀七兩,主事十兩,主管二十兩,總管三十兩。不會虧待你們。吏員和秀才若真有才幹,考核後都可以晉升”。
朱厚照來自後世,深知只有金錢才能真正達到激勵的目標,人品只是平衡一個人的道德標準,所以朱厚照不會說那些心靈雞湯,用最實際的行動去激勵,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朱厚照相信在這樣的激勵下,那些工匠很快就能完成圖紙的要求,而這些吏員和秀才亦會按照朱厚照的要求進行西山管理。
朱厚照示意谷大用拿出朱厚照編寫的章程,“這是本宮根據西山編寫的管理章程,你們要熟讀於心。本宮宣告,章程不是一成不變的,你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若發現章程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稟報,稟報的同時最好能提出建言,另外你們若有好的建議也可以隨時提出來,只要是有用的建議本宮一律採納,並有獎賞,若你們真有才華,西山絕對能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