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很是含沙射影。
皇帝皺眉看了太后一眼,這一眼帶了絲怨怪,怪她身為太后說話卻如此不周全,竟然當眾貶低沈氏女。
雖說是合離女子,可畢竟掛了沈之一姓,又是太后自己禮遇入宮,這會她出言輕視既打了自己和皇室的臉,又惹了沈家人不滿。
當真是昏了頭了。
太后叫他看了一眼,立刻噤了聲,扭過頭去正襟危坐。
皇帝壓下心頭不愉,朗聲道:
“愛卿稍安勿躁,沈氏子弟的才學大周眾人皆知,而青鸞的才華,朕也是親自見過,是好是壞不必旁人來評,朕心中已是有桿秤。”
太后臉頰一陣抽痛。
這話既是站在沈家那邊替沈青鸞正名,那就是在否定太后的話了。
她可是後宮最尊貴的女人,更是皇帝的親孃,皇帝居然為了一個合離的丫頭這麼下她的臉面。
太后面無表情,內心恨意卻是翻滾。
偏生這時候,沈眠繼續道:“陛下對青鸞盛讚,可只是陛下一人的看法。
我沈家行事講個心服口服,請陛下開恩,允准人誦讀青鸞所寫的傳記。”
太后眸光吃人般地盯著他。
沈眠毫無畏懼,就這麼立在中央。
沈家和萬家那等靠著女子裙帶上位的家族不一樣,前者是靠著優秀的子孫族人,獨樹成林而後逐漸長得繁茂。
後者卻是靠著上位者的眷顧,偶得一絲富貴。
所以萬家人要看著皇帝眼色行事,而沈家卻可以鐵骨錚錚地站著,討一個公道和說法。
果然,皇帝只沉吟片刻就允准了,“丁雷,你來唸。”
躲在人群中如鵪鶉一般的丁雷渾身一陣,愁眉苦臉地站起身來。
自打那日因為查案不力被嚴懲後,他便一直低調行事,鮮少在皇帝面前現眼。
沒想到這個時候,皇帝偏偏點他,究竟是看重他,還是因為他和太后之間那些暗中的聯絡。
丁雷很想告訴自己是因為前者,可事實卻不允許他自欺欺人。
深吸一口氣,丁雷走到殿中,從蔡公公手中接過那本小冊子,緩緩展開。
太后面沉如水,強忍著拂袖離去的衝動坐在原地。
丁雷戰戰兢兢念著:“昔有慈安太后,出身於書香世家。既入宮廷,深知母儀天下之重。
其子年幼,太后視之如珍寶,決心以己之力,育子成龍……”
太后越聽,臉上的表情越是扭曲,似是氣怒又被強忍,想假笑偏又難以成笑。
無他,蓋因沈青鸞所寫的傳記,並無多少筆墨在太后本人身上。
而是著重將筆墨用於描述她對皇子的教導,和皇帝登基之後,太后退守後宮,安分守己,穩固朝堂的品德。
在她的描述中,慈安太后絲毫沒有李太后那般的殺伐果斷和蕩氣迴腸,反倒只是一個默默無聞、毫無亮點、普通至極的相夫教子的女子。
她特意召沈青鸞入宮,每天好吃好喝招待著,就換來這樣一份傳記,直將太后氣得火冒三丈,七竅生煙。
可偏偏,這怒火還發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