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展廳是華夏文明之始展廳,......,整個中國夏文明文化的精華都濃縮在這裡。”
“這個展廳是華夏青銅文化,有547件商代青銅器,每一件都是重器級別的,......”
“這個展廳是中國先秦文化,這裡儲存著3048卷先秦竹簡,......,先秦文化為中國文化奠定了基礎,......”
“這個展廳是中國瓷器文化,從最早的原始瓷, 到......,中國瓷器的形成、發展史盡數濃縮在這個展廳。”
“這個展廳是中國書法文化,......”
“這裡是,中國古籍、文字展廳,這裡展出了1200敦煌畫卷及經卷,嘉靖副本《永樂大典》四冊。”
最後,陳銳帶著一臉震驚的趙教授來到地下寶庫,與和氏壁齊名的夏后氏之璜,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兩件華夏國寶已經讓趙教授震驚得呆滯了。
離開了地下寶庫,兩人經過一間房間,房間裡有6、7個人在工作著。
見有人進來,都抬起頭來。
“陳先生,你好,今天怎麼有空來這裡。”一名穿著中山裝,頭髮發白,戴著一幅眼鏡的老人笑著對陳銳說道,他手裡戴著一雙白色手套,在他手裡託著一件瓷器,正在鑑定這件瓷器,“這位是,......”
老人叫紀國昌,原中國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原中國文物學會鑑定委員會委員,中國著名的陶瓷專家,擅長瓷器鑑定,對現代陶瓷仿古手法有深刻的認識,......,現任職於托爾圖加島皇家博物館,為中國館館長。
“趙廣源教授,任教於中南大學。趙教授對古玩非常感興趣,所以,我帶趙教授來博物館參觀一下。”陳銳說道。
......
大家寒喧一下,開始繼續手中的鑑定工作。
陳銳在房間裡看了一下。隨意拿起了放在桌上一幅畫。
戴上手套,小心地攤開,欣賞了起來,畫中畫了宮室、樓臺、屋宇,舟車、市肆、橋樑、街道、城郭。......。
看得出來,這是一幅年代非常久的字畫。
紀國昌見陳銳注意到這幅畫,開口說道,“這幅畫是去年在琉璃廠收到的,畫的作者無可考究,......,透過C14同位素測定,這幅畫作於1100年前左右,這個時間大概是在中國五代十國的後唐跟後晉時期。”
陳銳開口問道,“多少幅畫多少錢收的。”
“17萬人民幣。雖然,畫作作者不詳,不過,這幅畫篇幅比較大,畫工也非常精湛,畫中表現的情景,人物栩栩如生,非常生動,其間還穿插了各種活動,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最主要的是畫中展現了當時洛陽城的情景,也是五代十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透過這幅畫,可以瞭解了五代十國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非常有文物價值。”
陳銳點了點頭。畫作是用絹本設色的。
陳銳下意識地用神識掃描了一下這幅畫,忽然一愣,表情一陣錯愕,很快,表情恢復了平靜,開口對紀國昌說道,“我很喜歡這幅畫,我可以帶走這幅畫嗎。”
“當然,可以,不過需要登記一下。”
“好。”陳銳點了點頭。
離開了博物館,在瑞園設宴招待了趙教授。
宴完,趙教授喜歡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