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家鄉的春天就這樣,東西風每天較著勁。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總體上還是東南風佔優勢,氣溫一天天高了起來。
溝邊地頭的野草最先瘋長起來,綠油油的。蒲公英的黃花到處盛開,那點點鵝黃在綠色中非常顯眼。屋旁路邊的白楊、榆樹、柳樹紛紛吐出綠芽,一天天舒展著。最顯眼的還是睡過一個冬天的小麥,如綠色的地毯鋪滿大片大片的土地,一切都是那麼的生機盎然。
輪耕地和開荒地裡的紅花也開始播種,今年可精心了好多,再不像往年隨便把種子往地裡一撒完事。都是像播種小麥一樣伺候著,田是田隴是隴。
磚廠的場面更大,全村至少有二百多號人在哪裡幹著,張天富更是身先士卒。這可是頭一炮,而且是投資最大的工程,不敢有一絲的馬虎。
建個磚窯比任自強家的新房要求的還要高,和的泥巴里連個石子都要揀出來。張天富反覆強調質量就是生命,就是一切。
村民們也被他描繪的前景蠱惑的不要不要的,想著冬天就可以拿到分紅。一個個幹勁十足,建磚廠比伺候自家媳婦還要上心。
從縣城磚廠借調來的兩個技術員也被這群農民的幹勁深深的感染了,記不清有多久沒見到這樣熱火朝天的場面。而且村民們對自己的看重,對技術、對知識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
那麼簡陋的條件下,他們為了照顧好自己,吃的那是沒說的,還用土辦法給兩人建了個泡澡的木盆。不管多晚回去,都有燒好的熱水能舒服的洗澡。
雖然水不是很乾淨,但是他們那份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是純淨的,就像頭頂的藍天一樣,可以看到很遠很遠。
養殖組的娘子軍也不甘示弱,頭一批兩千多隻毛絨絨的小雞仔已經孵化出來,她們也精心呵護著這些小生命。
雞舍裡的衛生打掃的乾乾淨淨,比自己家還要清爽。為了給小雞增加營養,按照任自強的指點,動員村裡的小傢伙去荒地裡抓螞蚱,田地裡捉蟲子。張天富為此還搞了小小的獎勵措施,用糖塊換螞蚱、蟲子來調動學校小傢伙的積極性。
螞蚱、蟲子抓回來後,蒸熟曬乾,然後用石磨磨成粉,新增在小雞的飼料中,這可是高蛋白的新增劑。果然有效,小雞仔的生長速度明顯的比家裡自己按照傳統餵養快了很多,也強壯很多。
再過一個月,就可以放到野地裡讓它們去吃蟲子,這樣就可以大大節省成本。管理也很簡單,就是利用動物的條件反射。每次餵食時吹哨子就行,這樣就是放到野地裡回收時吹一聲口哨,小雞一個不少的就會以電打的速度回籠。
任自強不想像養肉雞那樣來做,因為那樣的雞肉太難吃,而且容易造成雞瘟。從開始就給他們灌輸生態化養殖理念、綠色養殖理念,早早打造一個綠色品牌。後世也證明了急功好利要不得,那是得不償失的。
村裡的老人都組織起來了,他們幹什麼呢?種樹,種草。首先是引進一些優質的果樹、草種,這些還不用花多少錢,上級農業部門對此都很支援,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主要是提前規劃好村莊的建設,這一點任自強也早都告訴了張天富。以後就把四個村莊合併在一起,這樣供水、供電不用花費更多,而且對孩子的上學還有村民的醫療都方便。
張天富也徵求了村民的意見,把這些好處告訴他們。村民們也有些動心,畢竟現在一個隊上還沒有多少戶人家,實施起來也很方便,以後蓋新房統一在二隊地皮上蓋就可以了。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是個長期的工程。
宅基地都劃分好,先種樹把村莊的雛形打造出來。空白地可以種苜蓿和本地一些牛羊愛吃的草,這些草種的收集都交給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和五保戶來幹就可以了。這不是什麼體力活,他們完全可以承受。
這一下,整個村子裡除了象嬌嬌這麼大的孩子沒有利用起來,其他的就沒個閒人。任自強也不得不佩服張天富,這傢伙天生就有統帥之才。整個村裡安排的忙而不亂,考慮的非常充分。
也就是他的眼界限制了他的能力,不知道經過任自強這一點撥,他會成為什麼樣子,任自強也有些拭目以待。
預訂的制磚機也送過來了,由於沒有電,只能靠柴油機頭帶動。為了保證執行正常,配置了兩個柴油機頭。試執行的時候,整個村裡都轟動了,全村人都去圍觀,害的任自強家新房的建設都停了半天。
看到大團的泥巴從制磚機裡出來後變成一塊塊稜角分明的磚坯,磚廠前的空地上一時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村民們激動的跳啊,叫啊,瘋狂了一中午。一個個的上前小心翼翼的摸著磚坯,眼裡的熱切光芒比看到脫光衣服的大姑娘還要厲害,都快把磚坯烤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