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鐘,童炎騏不慌不忙,他並不急著去小姑家。小姑嫁給了一個果農,這會肯定還在園子裡,去了,也是吃閉門羹。
其實南鎮對童炎騏來說,是難得讓他留戀的地。父親兄弟姐妹眾多,也只有被扔去三叔和小姑家時,能讓他的心不這麼冷。
後來三叔去了外國跳飛機,他就少了一個選擇。不,他從來沒有過選擇。他依稀算出定律,父親是依次將他扔去各個叔叔姑姑家的,即便順序有變動,卻絕對是公平的輪次。被安排在那裡,他就得去那裡。
童炎騏從小就明白一個道理,即便在別人家住宿,別人表現得多麼自在,那還是別人家。得儘量減少自己的存在感,儘量少麻煩別人。童炎騏謹記,那是別人家,堂兄弟父母的家,自己與他們關係即便不錯,還是個外人。即便是小姑,也必須是這樣。
小姑家裡沒錢,每次來總沒虧待他。凡是有她們吃的,絕不會少了他一份。童炎騏感激,卻也明白小姑的困境,每次都吃個半飽,主動包攬家中的家務活。童炎騏有時候更是會跟小姑進果園,幫忙做勞動活。
小姑家的活兒算是輕巧的,見他勤勞,偶爾姑丈還以賞他幾塊錢。要是在小叔家,童炎騏的眸中黯淡,想起小叔心中總有不快。小叔其實才大他沒幾歲,與爺爺同住。嚴格來說,是他們童家的祖宅。父親作為一個長子,爺爺卻不待見,也是,沒有人喜歡一個不務正業的長子。童炎騏聽說過,父親誆了家裡好幾筆錢,早就被爺爺、曾爺爺掃地出門了。爺爺總算顧念親情,沒有連他也掃地出門,只是每次想起他父親,爺爺總是來氣,每次犯一些小錯,爺爺總是連同父親那份一起計算,棍子落下絕不手軟。而小叔不但不攔著,還添柴說些話讓爺爺打得更狠。這兩年,童炎騏表現得很好,爺爺已經找不到機會和藉口打他,看他的眼神依舊有恨,童炎騏知道,在爺爺的眼睛裡,自己就是那不成親的父親,父親就是自己。
尋個樹蔭處坐了下來,在那個時候,有人坐在樹下,最多找來側目,絕對不會像現在遭受冷眼鄙夷。童炎騏估算時間,小姑從果園回來大約七點多到家,那自己七點才從這裡走回去,時間肯定趕得及。他沒有選擇去小姑家門外枯等,是不想小姑被鄰居投以異樣的眼光。
作為一個寄宿者,必須顧慮方方面面。
原來,圓滑和交際是那個時候就練就的。不管是父親,還是任何人,他都不以真性情示之,而是表現得他們想要的樣子。
童炎騏從揹包中找出課本,和一本練習簿。練習簿墊在課本上頭,課本就墊在腿上。開啟練習簿,是密密麻麻的字,寫得特別小。一個格子能寫三個字,他絕不會寫兩個字。橫線裡本來預算寫一行字的,硬是被他寫成兩行字。
為什麼?因為這樣省唄。
該買的書父親會買,但絕對不會多買。他要多做練習,就必須在僅有的資源上。
練習簿裡塞著好多張紙,有的是日曆,有的卻像是其他練習簿撕下的,還有的卻像包裝紙。
童炎騏並沒有開啟課本,而是尋了一張較為乾淨的紙張,直接就將方程式默寫。
路人的目光零零落落,童炎騏並不以為意,專注於書寫上。背完方程式,他又默寫了幾篇詩歌。
後來,童炎騏終於抬頭,因為有兩道目光一直鎖定著他,從寫方程式開始,他就感受到了。
一對母女,正望著他,在迎上他的目光時,母親明顯有些不好意思,女孩卻是好奇的打量。
童炎騏同樣在打量,母親衣著樸素,短頭髮,一身衣服洗得發黃,可身邊的女孩的校服是嶄新的。女孩不過八九歲的樣子,扎著辮子,手中抱著一個袋子,看紙袋上頭的標誌,是附近一家書店的袋子。女孩眼睛裡有著童真,童真裡有著善意,睫毛下的眼眸明亮得童炎騏下意識就想躲開。因為,在這樣乾淨的眸光下,童炎騏狼狽的避開,覺得自己是骯髒不堪的。
童炎騏的手停了。
那個母親走了過來,臉上有著抱歉,像是為自己打擾了童炎騏的思緒而抱歉。
“孩子,你怎麼在這裡不回家?”
那個母親半蹲著,看著童炎騏。童炎騏發怔了,眼裡有著慈愛和愛憐。這麼多年練就下來,童炎騏有一雙眼睛,懂得看人心的眼睛。他從女人的眼中看見了善意,而善意是這麼的純粹。這善意他只從幾個人眼睛裡看過,他三叔以及小姑。
“還早。”
童炎騏輩子己的聲音驚到。他以為自己不會回答,他以為他還是會和以往一般,冷冷的看了一眼後,便繼續他的事情。畢竟,以前他在各個叔叔姑姑家附近等待時,也遇到不少路人詢問,而不回答是他一貫的作風。答了又怎麼樣?路人不過是路人。親人都靠不住,路人更應該提防。
“哥哥,你的字好漂亮。”女孩眨著明亮的眼睛,羨慕的看著童炎騏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