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這論科爾和尚朗此時也是開始主動對唐天示好了起來。
其中論科爾表明自己的十六歲的女兒還是黃花大閨女,仰慕中原文化,打算許配給唐天為奴為婢。
而尚朗則表示一旦自己掌控吐蕃各部,到時候在經濟特區的建設之上,也能夠對大唐做出多大多大的讓步。
面對這二人的同時示好,唐天看在眼裡樂在心中,不過最終還是沒有答應這雙方任何一方的要求。
“兩位都是真正掌控著整個吐蕃權力之人,按理來說在用軍功進行贊普的繼承,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只不過卓瑪城之戰中,真正發生的事情,唐某也是有所耳聞,所以為了公平起見,唐某還是覺得不能隨意從片面而做出決定,不知道兩位覺得如何?”
面對這唐天的話語,不論是尚朗又或者說是論科爾,此時也均是不敢得罪,只能連忙點頭附和了起來。
畢竟此時的唐天可就像是一個秤砣一般,在這幾乎平等的天平之上,不管他偏移哪個地方,都會直接改變這樣的平衡。
而最終唐天的這個秤砣,卻並未偏移某一個地方,而是一直保持在了最中間的位置。
“兩位既然都是吐蕃實際的控制之人,掌控著吐蕃的絕大多數地方,一旦雙方交戰必有一傷,而且另外一方也一定會損失慘重。”
“既然如此,為何兩位不選擇和睦相處畫地而治,一同管理吐蕃之地呢?”
不論是尚朗又或者說是論科爾,他們都想要如同朗日松贊那樣君臨整個草原,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會使用各種卑鄙的手段,以至於害死乾布。
可是這樣的強大,卻是唐天和大唐都不願意看到的,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讓這雙方能夠畫地而治才是最好不過的決定了。
如此一來不僅吐蕃將會陷入分裂之中,無法對大唐造成威脅,更為重要的是大唐將士也是能夠在這之間,平衡兩股勢力,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
毫無疑問,這對唐天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只不過真正在他的如此話語說出來了之後,還是有些人對於這樣的提議,並不怎麼贊同就是了。
其中作為朗日松讚的弟弟,野心勃勃的論科爾,第一個就提出了質疑。
“夏國公,一山不容二虎,吐蕃之地又如何能夠出現兩個贊普?”
在這論科爾的話語說出之後,尚朗隨即也是附和了起來,連忙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錯!國不可一日無君,吐蕃雖說必須儘管挑選出來贊普,不過卻也是隻能有一個贊普。”
聽著這二人態度強硬地拒絕了,唐天也是並不意外,隨即便繼續開口說出來了自己之所以會如此提議的原因。
“兩位應該都清楚,你們二人的實力相差無幾,若是貿然交戰,到時候就算是勝了對方,也十有八九是慘勝。”
“如果因為內鬥,導致吐蕃元氣大傷,而蘇毗餘孽捲土重來,到時候你們又該如何是好?”
“再說一句不好聽的話語,如果吐蕃當真孱弱,到時候我大唐之中,不少野心勃勃之人,還會和吐蕃繼續好好商議結盟嗎?”
“唐某雖說此番為唐使,不過卻也是因為和吐蕃有過焦急,比較親吐蕃一方而已。若是吐蕃元氣大傷,中原覬覦吐蕃之地大物博,到時候派一個對吐蕃並不友好的將領前來討伐,屆時元氣大傷的兩位,可還有一戰之力?”
“所以眼下最好的辦法,便是兩位能夠分權獨立,配合唐某在大唐的影響,讓三方趨於平穩。”
“兩三年的時間,兩位的能力也足矣得到展露,到時候若是有人能力不如對方,也一定會出現不進則退,到時候雙方再戰,只怕也是高下立判了!”
如此一番話語說出,面前的論科爾和尚朗也均是愣住了,很顯然他們沒有想到,身為大唐使者的唐天,竟然也還會說出大唐覬覦吐蕃這樣的事情,這可的確是沒有把他們二人當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