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件拍賣品,共分為四大類。
瓷器,玉器,珠寶和雜項。
精美的冊子,印著這次拍賣的所有拍賣品。
為了這次拍賣,林易特意請了行內知名的拍賣師鄭傑。
鄭傑連續多年,被排為國內的拍賣師之首,他也是目前國內拍賣界,擁有白手套最多的人。
只有在正規拍賣中,所有拍賣品無一流拍,才能收穫一隻白手套。
鄭傑擁有的白手套,足足有十二隻。
這說明,他至少主持過十二場沒有流拍過的拍賣會。
對拍賣公司來說,流拍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資料。
一場拍賣中,如果流拍的過多,說明你舉辦的是失敗的拍賣會,根本沒人對你的拍賣品有興趣。
流拍率,也是各大拍賣公司排名的一個重要資料。
那些只為騙手續費,故意製造流拍的拍賣公司,不在此列。
有不少小拍賣公司,你拿什麼東西過去,他都告訴你是值錢的寶貝,然後讓你先交手續費,廣告費,宣傳費等等,等你交了這些錢,小拍賣公司確實會給你的藏品舉辦拍賣。
但最終,你的東西根本不會有人要,流拍了,事先交的那些錢自然也就沒了。
早幾年,這種騙術很是盛行。
兩點半,拍賣會正式開始,鄭傑直接站在了臺上,開始調動氣氛。
大型拍賣公司,在拍賣前都會舉行預展,林易的拍賣公司,在拍賣之前,舉行了足足三天的預展。
很多真正想競拍東西的嘉賓,早已看過預展,對所有的東西心中有數。
第一件拍賣品,很快開始。
第一件競拍的是件瓷器,乾隆時期的一個官窯方瓶,有三十多厘米高,品相很是不錯。
方瓶繪畫的是龍紋,這樣的瓶子,價值很高。
第一件拍賣品的起拍價,就是一百二十萬。
鄭傑確實很會調動氣氛,先是講了同類瓷器在其他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格,來暗示這個低價並不高,隨即開始拍賣。
競拍的人還不少,沒一會,這個方瓶就到了一百八十萬。
最終,方瓶被四十六號,以二百二十萬的價格拍下,林易的秋拍,也算有了個開門紅。
來參加拍賣的人,很多人都有號牌,嘉賓除外。
羅浩手上也有一個,除了看自己的作品被拍賣之外,羅浩也想著,真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拍下來幾件。
他們這一桌,只有羅浩和李之榮有,其他人都沒要。
李之榮本身也是個收藏家,在港島就經常參加拍賣會,這次來看羅浩的作品拍賣,和羅浩有著同樣的心思。
遇到喜歡的,就拍下來收藏,李之榮的財富,要比商信多的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