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武瞾榮膺羽族“天之靈”譽號,是羽族最有望躋身頂級修士的年輕人。
希望不代表未來,沒人能保證不會有變故出現。
在武瞾的實力還沒能強到足夠改變她命運的時候,來自長安的聖令改變了她一生的軌跡。
正如數以百計發生了的、將發生的聯姻,最終都是以當事人的妥協收場,她恨不過也無法。
族人要她嫁到皇宮,為武氏謀福。
皇帝留她在宮中不染一指,為了羽族武氏能效忠擁附李氏皇族。
沒人在意她的意願,族人甚至連象徵的一問都沒有。
武瞾嫁進皇室,無時不警告自己要活得聰明,她一步步爬上高位,將她曾視為畏途的路走順。
而今,她得帝王大位,控御中州,還是擺脫不了憂擾。
她的難處,與其說是利益衝突,倒不如認定,她的耀眼惹了眾人眼紅。
一個女子稱帝,要面臨的困難多過男子太多。
百姓起鬨架秧子不足慮,武瞾愁的是有心人捏造事實、控制輿論。
類似的窩心事屢禁不止,一遇時局風口,“皇帝是個女人”“女子稱帝,枉顧天理”等等的話頭都要讓拎出來數落。
大概人都是恨他人有,恨自身無。
他們對歪曲武瞾的事有十分的長性。
經久了,武瞾認清,要他們俯首,非血不可。
人要會認栽,拗不過的,枉顧良心也沒什麼。
像她對待成王部曲。
她想得通,也期望有人同她一樣深明事理。
現在,他來了,他來了,他邁著囂張的步伐走來了……
……
進殿到武瞾近前,武瑤俯身拜過,又向墨凌墨眨眨眼。
“聖上,大唐內憂外困,臣想出仕,以求安民穩境,此外,也替聖上分憂一二!”
武瞾原想她還要費些口沫,以她三寸不爛丁香舌說服武瑤,不料他這麼直接的交代了。
有些意外。
將心比心,武瞾大方道:“成王有此心,朕心甚慰,那麼以同平章事、九州節度使的官職榜告萬民,‘成王復仕’,可好?”
“但憑聖上做主!”
同平章事一職,萬人之上,位同宰相。
九州節度使武瑤雖不明就裡,聽名兒也知道官品壓群臣。
武瑤滿口謝恩,算正式入了武瞾的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