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外。
長安軍軍營內。
呈掎角之勢紮營於長安城四方,以拱衛長安城的各軍營地中。
劉協率先去的,乃是白龍騎士團所駐紮的營地。
長安軍出征後,與袁紹五路大軍殊死戰鬥,在兵力完全落後於袁紹軍的情況下,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攻城戰。
若非白龍騎士團跋山涉水、深入雍州不毛之地,在躲過了袁紹軍探查的情況下,找到了袁紹軍數條糧道,燒燬袁紹軍的輜重,搶奪袁紹軍的糧草。
不光對袁紹五路大軍的補給造成了重大威脅,同時還給予了袁紹軍士氣上的迎頭痛擊。
迫使袁紹不得不放棄仍然掌握在手中的雍州各郡城池,合兵一處,意圖尋求決戰,直攻長安。
雍州各郡百姓,因此得以重見天日,白龍騎士團居功至偉。
“子龍,此戰你可謂居功至偉啊,若無你,雍州收復失地,難矣!想要什麼賞賜,但說無妨,朕只要能辦到,定滿足於你!”
白龍騎士團駐紮營地內,劉協緊緊握住了趙雲的手,真情流露。
“陛下折煞末將了,末將此軀但為陛下驅使,何功之有?”
趙雲沉聲作答,態度極為謙遜:“陛下若要賞賜末將,就請來日決戰之日,將末將置於先鋒,讓末將率領白龍騎士團衝鋒陷陣,以破袁紹逆軍吧!”
昔者,十八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
袁紹為盟主,趙雲曾是其麾下部將。
後因見袁紹非名主,棄之而追隨公孫瓚。
最後因緣際會,被劉協略施小計所收服,在長安軍中效力至極。
所以真要論起對袁紹的瞭解程度,長安軍軍中四將,趙雲可謂是最有發言權的那個人了。
“陛下,袁紹此人,志大才疏,性情狂悖,其麾下大軍一日還在雍州,雍州各地,將無一日安寧!”
趙雲沉聲說道。
“好!”
面對趙雲請求,劉協想也不想,直接答應:“若出戰,朕必命你為先鋒主攻,以擊袁紹!”
“末將謝恩!”
趙雲大喜,當即單膝下拜,恭謝聖恩。
接下來君臣二人又是一番閒話,營地內氣氛和諧。
除卻慰問遠道回師,身有大功的趙雲之外。
劉協此行還帶來了戶部一眾吏胥,眾吏胥攜帶戶部官倉中的各色物資,在白龍騎士團的營地內當場予以發放。
包括但不限於糧食、豬肉、羊肉、布匹、銀兩、銅錢。
有功則賞,有過則罰。
這是劉協當初在定下軍隊制度改革後,就立下的鐵律。
如今白龍騎士團載譽歸來,該賞賜的當然是要賞賜的,在這個方面劉協沒有任何摳門的打算。
一路賞賜發下去,白龍騎士團眾將士歡聲雷動,恭謝聖恩之聲不絕於耳,為劉協又帶來了大幾萬的聲望值獎勵。
劉協不作停留,馬不停蹄繼續前往下一處軍營慰問勞軍。
平虜營去過後,各色賞賜發下,再然後就是先登營,依舊是各色賞賜開路。
上至各級將領,下至普通士卒,凡有功勞入冊者,不論出身背景,一概以軍功論賞,而且絕無任何拖欠、虧空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