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果的媽媽已經入住慈心醫院,他的爸爸和他自己,也在養老院的高檔區住了下來。他告訴施遠騰,他自己算過一筆賬。在養老院,一個月一個人一萬元,每天才三百元多一點,實在是太划算了。而且,這裡的設施與環境,要比住賓館好得多。
是的,施遠騰也認同他的分析。他們住在養老院,對於照顧住院的媽媽,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這段時間,施遠騰要陪一龍,沒有時間回去。方明也因為年關將近,事務繁多,根本無暇顧及陳秋果的事情。
離春節還有十天,施遠騰接到傅一燈的電話。
“老師,李藝彤科長的年報表出來了,想徵求您的意見,今年怎麼分配比較好。”
“今年的收入怎麼樣?”
“呵呵,大飛躍啊。”
“哦,怎麼個大飛躍,說來聽聽。”
“今年的總收入,達到八億多。”
“八億多?有這麼多?”
“有,隨著各個學科的開業,營業收入一路高歌猛進。這八億多,還沒有將養老院的算進去。據李科長說,養老院也是有盈利的,只是開業時間不長,盈利不多,就沒有將它算進去。”
“利潤率應該比去年高吧。”
“對,比去年高大約五個百分點。今年可供分配利潤達兩億多,所以,想聽聽老師的意見,怎麼分配才好。”
“好,實在太好了。按照原來的分配原則,向臨床一線傾斜,其他部門,也必須享受到發展的紅利。這樣吧,我們先不提拿出多少來分配,你先徵求龍哥的意見,然後再給我電話。”龍哥畢竟是大股東,施遠騰不想給人一種凌駕於大股東之上的感覺。
“好,我先徵求龍哥的意見,然後再向老師彙報。”
放下電話,施遠騰心中一陣興奮。大家努力的付出,終於讓醫院有了可觀的收入。作為醫院的職工,應該儘可能地享受醫院發展的紅利。
說來也巧。剛放下傅一燈的電話,春雨的電話也打了進來。
“騰哥,酒店的財務報告出來了。今年,酒店的收入比去年增長了百分之二十。年關將至,我想徵求您的意見,今年的獎金和各種獎勵怎麼發放?”
“這些,酒店都有明確的規定,你按照酒店的規定進行發放就可以。不管收入多少,按照規定的百分比進行發放。另外,獎勵的辦法也是。收入多了,努力工作的員工,績效好的員工,理應得到應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