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既然已經決定要合作開醬料作坊,那作坊的選址便得好好討論。
辰溪提議在染坊和成衣作坊旁邊再劃一片空地,用來做醬料作坊,反正她當時買的荒地很大。
不過綜合考慮之後,還是決定把醬料作坊建在村尾,一來靠近廖伯孃與辰溪家,兩人隨時可以過去檢視,且村尾空曠,她們要買地也方便。
二來可以打井取水,不知為什麼,村尾這片地方打井出的水好像比較清甜,比如辰溪家的小水井,當初就是因為水質清甜,被宋滿石看中,做了醬菜坊子。
做醬料對水質的要求自然更高,考慮到這一點,醬料作坊還是建在村尾比較穩當。
第二天,辰溪便去找村長說買地的事情。
因為怕桃花以後過來糾纏,廖伯孃夫妻在作坊裡面領分紅的事情,根本沒有對外公開,辰溪三人一致對外說,這是辰溪自己開的作坊。
一年不到連開三個作坊,大家對辰溪的賺錢能力已經是驚呆了。
如果說以前還有人會酸的話,現在卻是連酸都不敢酸了。
如果一個人只是比你稍好一點,你可能會嫉妒羨慕,但如果一個人已經去到你無法企及的高度,你就只能仰望了。
建醬料作坊的地方不用太大,不過辰溪還是把村尾到小薊山那一片的地都買下來了。
雖然她家院子也不小,但越來越多人住過來,有時會覺得房間不夠用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得擴建一下,還是先把地買下來穩當點。
買完地就得立馬請人,必須在春耕開始之前,把作坊建好,不然不知等到什麼時候才能開工。
剛好辰溪的成衣作坊與染坊都已竣工,可以無縫連線建醬料作坊。
不過和懷村的春耕雖然還沒開始,辰溪的冬小麥卻要收了。
開鐮這天,不僅和懷村的村長與大部分村民過來了。
就連隔壁裡瓦村李村長與里長都過來了。
一大片人把田埂站得滿滿當當,縣令過來的時候差點鑽不過去。
辰溪早早就等在這裡了,開鐮前幾天,縣令就已經派人過來通知,今天他們要過來登記畝產,所以今天才會圍了滿滿當當一大群人。
倒也不怪他們如此大陣仗,大家都知道辰溪研究出了新型漚肥方法。
新型漚肥的方法雖然是加快了速度,但到底肥力如何、能不能增產、後續地力有沒有損傷,這些都要靠收成來驗證。
雖說和懷村人大多數都按照辰溪教的方法漚了肥,但這種新型的肥料,目前他們只敢用來開荒,自家田地裡,還是要用傳統漚肥方法。
但新型的漚肥方法實在方便,如果確認它能夠增產,且不損失地力,那便要大力推廣。
縣令等辰溪等人見禮過後才道:“既然人都來齊了,我們便開始吧,開鐮!”
辰溪躬身應“是”,轉身吩咐長工們開工。
她一共有三十畝地種了冬小麥,全部收割可不是一天能做完的。
不過縣令只需要知道大概的結果便行,剩下的詳細統計,自會有衙役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