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諾亞等人的建設之下,吉諾莎的基礎建設一日千里。
之前島上沒有一條公路,沒有機場,只有小小的幾個碼頭,用來停泊一些小漁船。
但是如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島上就擁有了公路,擁有了機場,擁有了停泊大型船隻的港口。
之前吉諾莎島上幾乎沒有像樣的建築,民眾都是住在簡陋的樹屋、草屋之中,只有酋長有資格住石頭房子。
但是如今吉諾莎島上,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不僅外觀非常漂亮,看上去就像一片片風帆,而且非常的堅固。足以抵擋肆虐的海風、洶湧的潮汐,以及有可能發生的地震。
就連吉諾莎的國土面積,都由之前的一百四十八公里,一個月後就變成了五百四十多公里。
因為諾亞擁有操縱物質的能力,所以他能輕而易舉的填海造陸。
他將島上的大山夷平,將岩石用來填海造陸。夷平的大山還可以建造房屋。如此一來,一舉兩得。
……
經過大規模基礎建設之後,吉諾莎變得比之前漂亮多了,完全就是一座現代化的都市,跟之前的偏僻荒島完全不同。
項南隨後又在島上建成多家工廠。除了藥廠之外,還有半導體、積體電路、通訊裝置、家用電器等工廠。
有項南在,吉諾莎的科技水平,領先當前世界的科技一萬年都不止。比如如今,吉諾莎的能源供應,就來自於超物質反應堆。
僅僅籃球大小的反應堆,每秒輸出的能量高達十億吉瓦,就能夠供應整座島上的用電,比鋼鐵俠託尼·斯塔克的方舟反應爐強出百倍。
這樣的科技水平下,出產的智慧家電、計算機、手機、晶片等等,自然都是遙遙領先,自然也都是大受歡迎的。
而這也進一步鞏固了吉諾莎在全球的地位。
因為如果其他國家選擇跟它斷交的話,那最新的晶片、手機、計算機等都將斷供,對那些國家的科技發展,都可能是致命的打擊。
畢竟科技發展就是這樣,一步快步步快,落下一點就落下一大截兒了。
《X戰警》系列電影中,之所以變種人的處境尷尬,除了因為人類自身的憂患意識,以及變種人那未知的超能力外,還有就是變種人對人類幾乎沒有貢獻。
《X戰警》舊三部曲中,變種人到處在搞破壞。
第一部,萬磁王差點將全世界各國首腦都強行轉化為變種人;第二部,X教授在催眠狀態下差點殺死所有人類;第三部,萬磁王組織變種人大軍攻打惡魔島,而黑化後的琴·格蕾則差點滅世。
新版《X戰警》中,第一部,萬磁王幾乎摧毀美蘇兩大艦隊;黑皇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第二部,萬磁王差點當著全世界的面槍殺美國總統;第三部,天啟不僅引爆了全世界的核彈、摧毀了埃及第一大城市開羅,還差點讓人類世界倒退回石器時代……
所以人類對變種人沒好感,也就不奇怪了。畢竟誰喜歡天天搞破壞的危險分子。
也正因此,X教授查爾斯才多次出手幫助人類,甚至在《X戰警:黑鳳凰》中,不惜犧牲琴·格蕾等人,也要救出受困的宇航人員。
他的目的其實就是力求表現,以此來贏得人類社會的認可。
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黒人就決心透過參軍的方式為自己爭取權益,以證明自己是美國眾多公民中的一員。因此當年約二十萬黒人參軍,上戰場的就四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