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兒,有你做女婿,真是我們宋家的榮幸。”宋缺笑道。
“不客氣,爹,是我的榮幸。”項南擺手笑道。
……
隨後,宋閥作坊裡產得肥皂、玻璃也開始上市銷售,銷量自然是非常不錯的。
尤其是玻璃製品,像玻璃鏡、玻璃杯、玻璃壺、玻璃像……簡直風靡,一件就要成百上千罐。
但其實它的材料並不貴,就是廉價石英砂和草木灰而已。就這麼一加工,就有數十倍、數百倍的利潤。
讓宋缺都很感慨,這簡直就是“點石成金”,一本萬利。
而隨著這些商品行銷天下,也為宋閥帶來大量的收入。海量的銅錢、白銀流入嶺南,讓宋閥的財政儲備大大增加。
半年之後,項南主導的小高爐也正式建起。從江門、清遠取鐵礦石,再用贛州萍鄉的煤礦,加在一起,就能練出鋼鐵。
開始的時候,一天就能煉兩千斤鋼鐵。後來隨著經驗的積累,就能穩定在四五千斤左右。而且練出的是鋼不是鐵。
鋼相比鐵更有韌性、彈性和延展性,更耐久也更耐腐蝕。因此用鋼打造的兵器,更鋒利,更持久,打造的盔甲也更結實,更抗造。
可以說,用鋼打造的兵器,質量全面優於鐵打造的武器。也正因此古人才更推崇“鋼”,為了獲得鋼,不得不將鐵反覆敲打,所以才有“百鍊成鋼”之說。
三國時期,曹操曾經請能工巧匠打造了五把寶刀,以“龍、虎、熊、鳥、雀”為識,稱為“百辟刀”,其中一柄賞給太子曹丕,一柄賞給曹植,一柄賞給曹林,剩餘兩把自用。
而刀之所以名為“百辟刀”,就是因為它是用千錘百煉的鋼打造而成的兵刃,珍貴無比。所以曹操才視若珍寶。
由此可見,三國時期,鋼也是極其稀罕的,恐怕價值更勝過黃金、白銀。因此當宋缺看到那些煉出的鋼時,都是激動不已。
哪怕小高爐的產量,不像項南所說那麼高,能達到一年千萬斤,但是能年產二三百萬斤鋼鐵,已經相當了得了。
……
隨著農作物的推廣,鋼鐵的鍛造以及玻璃、香皂的熱銷,嶺南宋閥的實力正在快速膨脹而且是肉眼可見的加強。
而宋閥的加強也讓其他三大門閥日益恐懼。他們意識到,一旦他們三家不盡快決出勝負,實現統一的話,那麼一旦宋閥實力膨脹到一定程度,宋缺肯定就會揮兵北上。
到時候,憑藉宋閥的實力,三大門閥只會被他各個擊破。因此必須決出勝負,合而為一,才有能力對抗宋閥。
但這又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三家一開打,實力都會受損。到時候,宋閥趁機揮兵北上,趁他病要他命,他們同樣麻煩。
三大門閥面臨這種兩難局面,也是非常的焦躁不安,大家既想動手,又不敢動手,一時間進入兩難局面。
而這時卻出了一件事,攪動下天下的局勢。
祝各位國慶節快樂!